【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兴山打造泛神农架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中心

《三峡日报》2023年12月12日

(A4)专刊整版报道兴山

👇👇

前言

兴山,曾经“藏在深闺”的鄂西边陲山区小城,集昭君文化、三峡香溪、神农门户于一身。

如今,随着郑万、宜兴两条350高铁交会设站县城,兴山身处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连接点,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间的交通枢纽,到重庆和武汉只需2个小时;

在省级区域发展布局中,是连接襄阳、宜荆荆两大都市圈的重要节点;

同时,连接着长江三峡和神农架,在省总体规划中是三峡库区的主体生态功能区,在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中,承担着筑牢三峡库区绿色生态屏障,确保香溪一河清水汇峡江的重要政治责任;

......

如何以一域努力服务好国家和省市的发展大局?近年来,兴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四化同步和城市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积极承载溢出效应,加快实现“六创六争”目标(即通过打造泛神农架区域的交通物流集散、旅游康养消费、现代商贸服务、智慧科创产业、教育医疗文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六大中心,争创省级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国家级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双碳”先行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

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介绍,兴山对标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战略布局,围绕承载溢出效应,打造区域中心,正加快推进城镇集聚、产业集群、布局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重点从五个方面发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统筹流域治理

筑牢库区生态新屏障

兴山拥有65公里香溪河和40公里良斗河两大水系。依托省市规划,兴山制定了《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细分古夫河、南阳河、高岚河、良斗河四大流域片区,夏阳河、孔子河等7个五级流域基本单元,分布呈“两脉多支”的特征。“我们要全面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确保香溪一河清水汇峡江。”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浩说。

擦亮生态底色。扎实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小水电、绿色码头、绿色园区、绿色村庄和全域复绿“六绿工程”,建成国省级水利风景区3个。加强三峡库区消落区和城乡污水综合治理,防治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确保两个国省控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质100%达标。

建设现代水网。编制全域水网,依托2大水系、156条溪河、17座水库治理单元,规划五年实施投资45亿元的20个水网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季节性缺水难题。与神农架、夷陵、巴东加强气象灾害信息共享、生态联防联治,防范客水危害。建设防洪治理工程51公里,新建和除险加固水库11座,确保重点河段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守牢安全底线。坚持人防技防结合,加强对501处地灾点监测监控,对重点区域地灾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整治,统筹守住耕地保护、粮油生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红线底线,为兴山人民和游客提供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连接兴山县峡口镇和秭归县乐平里区域的香溪河大桥 王雷 摄

高岚朝天吼大瀑布引来众多游客打卡留影 李阳 摄

推进互联互通

构建快进慢游新体系

围绕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集散中心,兴山全面实施“539N”交通规划,加快构建“水铁公空”立体交通网络。

打通大动脉。加快建设沿江高铁宜兴线、十宜高速兴山段、兴山通用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通过两条高铁来兴120万人;通过两条高速来兴290万人;通过机场来兴5000人;通过峡口深水港长江重庆黄金系列万吨级游轮来兴50万人。

“届时兴山一年将增加460万人次潜客源,将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兴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洪告诉记者,为抢抓旅游发展机遇,兴山正谋划与神农架投资72亿元,共建观光小火车项目。

畅通主干道。谋划推进高铁兴山站到高岚、南阳、神农架、榛子4条旅游主通道,加快古夫至南阳连接线、S252省道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打造辐射城乡快捷交通网。

贯通微循环。建设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宜道,打通边界路、口子路、断头路等乡村公路“毛细血管”,提升全域通行能力,让广大游客畅游兴山、乐游兴山。

建在兴山县城的高铁站 高畅 摄

昭君文化旅游节 李阳 摄

实施小县大城

打造综合承载新高地

县城是承接溢出效应、集聚人口的重要载体。兴山通过马麦隧道、水上公路、古夫绕城公路,把古夫、昭君、南阳3个镇连接起来,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补互促。

“全县通过打造‘古昭南’大县城,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全龄友好高铁新城,实现游客在神农架观光旅游,在‘古昭南’饮食住宿、购物消费,变过境兴山游为昭君故里目的地游。”兴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郭勇介绍。

完善设施塑形。按照绿色低碳田园城市的标准,临山控强度、滨水控高度、山水间控视线,打造山水一体、景城交融的美丽县城,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

“二十年前,兴山县城建得美,是三峡库区最美县城。”兴山县住建局局长李强介绍,当时资金有限,多层住宅基本没有电梯和地下停车场,供水排水多为铸铁和水泥管,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严重,文体娱乐设施也很缺乏。

怎么能让县城既好看又实用?近五年来,兴山通过综合管廊管道“五线入地”、实施55个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完善公共设施、设置休憩座椅、全域垃圾分类等,保持日扫月清,让县城干净整洁美丽。

“此外,我们还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服务、智慧科创产业和教育医疗文化中心,提升县城功能品质。”李强说。

在商业上,新建城投商城等4个农贸市场和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打造滨河夜市、宝丰路美食街特色街区。加快推进爱琴海商圈和孙家沟仓储物流园,规划建设昭君美人城,打造水上娱乐项目,丰富美食夜宵、保健足浴、艾灸针灸、美容美发等业态,“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繁荣县城夜经济和夜生活,让游客白天在景区观景,夜间在县城美食康养、休闲充能。建设创业孵化中心和智慧科创产业园,吸引创新创业团队和“两脑型”人才来兴就业创业、置业发展。

在教育上,加强师德师风,全面立德树人,落实“双减”政策,强力推进“素养课堂”建设,新建360个学位的龙珠幼儿园,筹建1000个学位的第二实验小学,主动融入全市高中教育江北片区联盟,与三峡职院、三峡旅游职院开展战略合作,提升基础和职业教育质量,构建从幼儿到职教特校完整体系。2023年兴山一中475名高考生本科上线率78.5%;职高208名考生,全部上线专科,大山里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飞出了深山。在服务好本地学生的同时,还吸引神农架、巴东、保康等地学生1650人来兴求学。

在医疗上,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成立中南医院兴山分院,由中南医院选派2位博士专家担任法人院长,神经内科专家吴晓辉博士和中医专家叶太生博士,带领中南专家团队常驻和定期巡诊结合,打造出神经外科、眼科等16个省市重点专科,县人民医院具备开脑动脉瘤栓塞术和心脏支架植入等高难手术,全县3、4级大手术增长54.5%,县域就诊率提高到了92%,全面提高了承载溢出效应的医疗救治水平。目前正在创建三级医院,兴山人民在县里用二甲医院的花费就能享受省城三甲医院博导专家高水平诊疗和手术服务。

“去年以来,从神农架、保康、巫山等地慕名来兴山寻医问诊的病人超4.6万人。”兴山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李盛郁告诉记者。

在养老上,在城镇构建11家养老机构、6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现有养老床位1785张,适老化改造408户。在农村,建有53个农村老年人互助日间照料活动中心,6个农村特困集中供养中心,让农村老人也能安享幸福晚年。

2023年秋季新开园的龙珠幼儿园 高畅 摄

医养结合的兴山县花园式养老院 高畅 摄

加速产业融合

增强人口吸附新能力

兴山农业规模不大,但小而精、品质好。兴山坚持“以农求稳、以工求富、以商求活”,用集约集聚理念推动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根据山区特点和资源优势,我们做好农业‘精特优’文章,拓展‘产加销’全产业链。”兴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羚犀介绍。

兴山立足海拔2300米垂直落差,巩固发展“柑茶菜烟畜果”六大主导产业,形成“高山烟叶蔬菜、半高山茶叶核桃、低山柑橘水果、全域生态养殖”的绿色生态产业格局。柑橘在省市累计获11个金奖,晚熟柑橘栽培技术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茶叶在全省“楚茶杯”斗茶大赛斩获1金4银(其中昭君白茶是“湖北十大特色名茶”)。

围绕农业加工产业链,培育3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94家专业合作社和756家家庭农场,先后建设昭君白茶、柑橘智慧选果、吴傅记泡菜、四月青粮油、憨农院魔芋等加工厂57家。在黄粮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生猪、高山蔬菜、优质粮油、中药材和预制菜五大产业链,天乾食品生猪核心育种项目开工建设,设计祖代原种场1座和二元种猪场3座,繁育仔猪供给50万头。打响昭君白茶、昭君柑橘、昭君眉豆等“昭君”系列农特品牌,让加工增值收益更多留在群众手中。加快“1+7+N”商业流通体系建设,探索“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兴村公司+农户”联农带农模式,通过农村电商、冷链仓储和农超对接,推动兴山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上网进超市”,卖过千山万水、卖进千家万户,质优价优销路好,帮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我们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康养消费中心,以昭君文旅为核心品牌,推动山上康养度假和山下旅游观光融合发展,打造‘皓月当空、繁星满天’的全域旅游格局。”兴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洪告诉记者。

山上,加快榛子黄粮乡村振兴示范区、仙侣山旅游综合开发建设,冬季发展冰雪经济,夏季发展避暑康养,打造承载溢出效应的主阵地。

山下,加快昭君村5A和高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轮皓月”创建。在全域旅游上,兴山实施繁星满天,坚持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支持八个乡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持续擦亮以商旅和夜经济为主题的高铁新城温馨古夫等特色文旅康养名片。

“深化文旅合作,我们与保康合作打造九路寨生态旅游区;与和亲路沿线5省10市组建旅游联盟,打造昭君和亲路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张洪介绍,兴山县近年来组织了各类节庆赛事,推动旅游产品和资源引爆出圈。

2023年,兴山县举办了长江三峡城市篮球联赛、宜荆荆恩广场舞大赛、宜昌市羽毛球锦标赛、高山越野田径赛等。八月十五昭君生日,兴山和全国侨联举办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亲情中华·同一个月亮”中秋联谊晚会,央视国际频道全球宣传推介,网络点击量九千多万,受到海内外侨胞的广泛点赞。

“下一步我们在南阳镇龙门河和营盘谋划建设800亩文旅康养度假区,在高岚和石柱建设观岚阁酒店,沿高岚河流域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提速推进桃花岭生态产业园、激流回旋等重点文旅项目。”张洪说,通过培训、定级、分类、评选,丰富民宿、酒店、农家乐等业态,不断提升全域旅游承载能力。

水上公路带火深渡河畔农家乐、民宿 高畅 摄

建设和美乡村

拓展全域承载新空间

近年来,通过六大区域中心建设,兴山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人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还成功吸引周边人口、就医上学、旅居康养、“两脑型”人才、产业工人、神农架等地外溢人群六类“新兴山人”近7000人融入了兴山,产业和人口集聚效应正在显现。

2022年,兴山在全省山区县域经济考核中前进2位,位居第8,在全省3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前进5位,位居第5,在全市获评了2022年度综合考评优胜县市。

兴山县通过城乡联动优布局、共同缔造美环境、移风易俗树新风、服务下沉暖民心等,建设和美乡村,拓展全域承载新空间。

兴山的乡镇分布零散,高桥、水月寺、榛子等高山乡镇到县城车程要1个多小时,城乡发展规划必须立足兴山实际条件。全县根据流域分布、城镇发展和人口转移规律,构建“一中心、四组团、中心村”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一中心”即古昭南大县城,“四组团”指峡口旅游物流组团、榛子黄粮乡村振兴组团、水月寺运动休闲组团和高桥红色文旅组团,“中心村”即打造45个集体经济强、村民产业富、乡村环境美的中心村。

投资1.7亿元建设美丽乡村项目25个,打造出岩上茶居、美丽龙池、水月时光、贺家坪民宿综合体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6个。引导群众搞建设,多用“三头”(砖头、石头、木头),少用“两筋”(钢筋、铝合金),把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栽花果”,让乡村花果飘香、充满人气。扎实推进农房风貌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厕所革命两项省级强县工程试点,编制13套美丽安居民房建设图集,评选“兴山十佳和美民居”,在全县推广。为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探索建设17座小型化、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厕2.8万个,实现垃圾污水收集全处理,让乡村更干净清爽。

制定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方案,引导全县96个村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全域推行文明积分制,整治人情风、打牌赌博、薄养厚葬。广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育家风”主题活动,全县30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立家规,选树“孝心好子女”“慈爱好公婆”1920人,打造了峡口岩岭、昭君陈家湾、榛子和平等家风示范院落18个,涌现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马付海、饶永莲夫妇,带父上学的孝义少年何睿卿等道德模范。

推进“1+3”教联体改革,打通城乡教师互派交流渠道,选派144名县城优秀教师到乡镇轮岗教学,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享受到和县城同学一样的优质教育。深化医共体改革,县人民医院下派骨干团队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坐诊,打造乡镇国医堂、村名医室,发挥老中医“传帮带”作用,培养中医后继人才130人。

在医疗上,推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成立中南医院兴山分院,由中南医院选派2位博士专家担任法人院长。“山区人民收入不高,到大医院还没开始治病,检查费就要成百上千。”中南医院博士专家、兴山县中医医院院长叶太生说,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病情,治好病根,一副药也就几十、上百元,所以中医药对山区人民来说更实惠更离不开。

兴山把村医队伍建好建强,培养的大学生村医全部拜师学习中医,所有的村建好村中药房,方便大山深处的群众少跑路、看良医、花小钱、治好病。

同时,兴山整合农村电商、快递进村、村卫生室功能,把206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放镇村,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全县96个村“柜台式”党群服务中心转变为“客厅式”,村干部和群众如一家人一样围坐一起,帮助办理民生服务,有商有量,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我们将按照‘快’‘实’‘早’的工作要求,发扬‘能扛事、有担待’的新时代昭君精神,‘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猴子包精神,‘众志成城、拼搏奉献’的高铁建设精神,以‘与高铁建设赛跑,兴山每天不一样’的奋进姿态,全力抢机遇、争项目、抓发展、惠民生,承载好神农架文旅康养溢出效应,加快打造泛神农架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中心,为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如是说。

来源 | 三峡日报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