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北京2月23日报道,在一则成年子女强行“啃老”的民事案例中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父母不再负担抚养义务,子女强行“啃老”,父母有权利说“不”。当前社会,手脚健全且心智正常的成年人,自力更生应当不成问题,但出现子女“啃老”并被父母诉诸法院这样的事件,更多折射出的是父母教育上的缺位。子女成年想自立,立法防止“啃老”固然必要,但父母更应该在教育上发力,为孩子塑造自立自强的品德。
心灵是人类动力的源泉,获得抵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养成独立自主的思想品格、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些统统都离不开对心灵的淬炼,而父母应该是淬炼孩子心灵的那团最明亮的火焰。孟母曾断杼教子,毁去辛勤劳作的成果,只为教育孟子求学不可半途而废;岳飞之母也曾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切肤之痛只为让他坚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信念,以有用之身报效国家。正是因为母亲的严厉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注重思想信念的培养,才使得孩子心灵得到淬炼,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立行即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永远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国诗词大会上,才女武亦姝击败众多优秀对手,独占鳌头。这位婉约才女,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她的父亲为了给她良好的教育,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放下手机,和武亦姝一起看书、求知,用游戏的方式陪她阅读了大量的古诗词,培养了她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了父亲的以身作则,才有了武亦姝的钟灵毓秀,气质华章,面对对手从容不迫,面对镜头也能侃侃而谈,她的身上才能闪耀出独立且自信的光芒。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的品德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诸葛亮非常注重对后人德行的教育,他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净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这句话不仅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对孩子的期盼。一个有想法有执行力,但没有好的德行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恐怕是不言而喻的。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就像是一匹野马,德行就像是给野马的脖子套上缰绳,缰绳虽小却无比重要,因为它能控制方向,防止孩子行差踏错、误入歧途。
父母只有从小为孩子立心、立行、立德,让孩子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拥有良好的习惯、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他们在人生的航线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不一定都能身居高位,也不一定都能富贵荣华,但一定能堂堂正正、脚踏实地,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来源:荆楚网)
作者 | 县网监中心 彭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