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走进昭君故里兴山县,香溪河畔郑万高铁正在进行最后的联调联试,半高山万亩宜昌兴山白茶已经开园,在高山小平原榛子乡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一批文旅游综合项目正纵深推进……“这两间房我提前预订,五一来住。”青青茶园中,“岩上茶居”帐篷全景酒店还未开业,已经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打卡预订。放眼望去,大杉树景点与万亩宜昌兴山白茶园连点成线,正串起普安兴山白茶乡村振兴示范带。
“以100万元的环境整治资金撬动了一个产业。”站在峡口镇岩岭村大杉树景点,看着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村支书唐志盔颇有感触。这里曾是一个猪牛圈成片、各种污水横流的地方,2019年,借助定点帮扶和区域协作资金10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吸引社会资本400万元打造了大杉树景点,当年9月底建成迎客,“十一”期间景点门票及周边农家乐创收18万多元。
随着大杉树景点迅速成为“网红”,120万元的扶持资金继续投入,用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撬动了近6000万元社会资本。目前,岩岭村已建成包含投资3500万元的茶园帐篷酒店、丛林探险等项目的户外拓展区,600余亩的小水果采摘基地、2200余亩的巴渝特早茶叶种植基地等,有机融入宜昌兴山白茶乡村示范带。
今年4月,茶园酒店将开门迎客,通往茶园帐篷酒店的道路正在加紧硬化黑化。“今年还有200万元的整合资金将用于茶园改造和环境提升。”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王羚犀介绍。
(来源:农村新报)
通讯员 乔长姣 张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