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群星汇】王光生

【简介】王光生,男,1958年3月生,中共党员,兴山县公安局看守所退休教导员。1978年1月参加工作的他,成为一名看守所民警。从警40年一直扎根鄂西山区监所第一线,从事过后勤、内勤、管教、巡控等多个岗位,他为人正直,任劳任怨,40年工作如一日。他敬畏生命,以心暖心,待在押人员如亲人,用真情感化在押人员。曾荣获荆楚楷模、宜昌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宜昌楷模、宜昌好人等称号。

【事迹】

坚守高墙40年 只为浪子回头

制止在押人员自伤自残事件15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800余次……兴山县看守所退休民警王光生扎根山区监所,40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用真情感化在押人员。

作为一名罪犯,犯罪后有期徒刑最长只有20年,而作为一名看守所民警,王光生却在监所里待了40年。这是一位怎样的民警?

执着

2015年10月,兴山赵氏两兄弟为争夺房产发生纠纷,两兄弟同室操戈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进入看守所前还各自逞强,互不相让,让办案民警很是头疼。同事提醒王光生,说要注意这两“刺头”。将二人收押后,王光生心里有了主意。第二天上午,一堂现身说法的思想教育课在看守所内开讲。王光生安排一名 服刑人员讲述了自己遗憾终生的故事。服刑人员讲自己和邻居为了争一兜茶树,一时气愤,用手中的镰刀差一点要了邻居的性命,幸亏抢救及时,但最终因致人伤残被判刑十年,原本还很恩爱的妻子,因嫌自己坐牢时间太长,不甘寂寞,没过多久就向他提出离婚拋弃了家庭,最让人痛心的是还狠心丢下年幼的孩子甩手出门了。这个服刑人员讲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只听得赵氏兄弟心里发麻,头上冒汗,最终兄弟两人在监所达成和解。

“如果一时不能点醒他,那么多一点安慰和关怀,或许就能让他们重燃希望。”王光生说,作为监管民警,更重要的职责是要教育挽救被羁押人员。在这个理念下,王光生看守过的近4000名在押人员,有的通过改造减刑出狱,还有的通过学习认识到错误,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磊落

“监所民警本来就是一只脚踏进了牢门,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另外一只脚随时就有可能也落了进去!”王光生时常这样教育新入所的民警。出淤泥而不染是王光生的处事原则。工作期间,有人给他送来财物就为了给“里面的人”带句话,王光生当场拒绝。为此,王光生甚至得罪了不少亲友。

2015年,王光生同村侄儿涉案被羁押,堂兄找上门要他帮忙出出主意,王光生只说了四个字:“坦白从宽。”

对待每一名在押人员,王光生一视同仁,就像他说过的那样,用耐心和责任心教育引导在押人员,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热情鼓励他们在将来的日子里要活得堂堂正正,凭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遗憾

监所工作给王光生带来成就感,也给他留下了遗憾。兴山县看守所1994年第一次整体迁移时,80多名在押人员需要押解,正值此时,王光生的父亲病危。作为最熟悉监所情况的管教民警,王光生放弃探望、留守监所。当最后一名在押人员进入监所时,80多岁的父亲已离开人世,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也没说上一句话。当晚,王光生跪在父亲灵堂前久久不起。

除了父亲,王光生对妻女也有难言的愧疚。2004年,兴山县库区移民,看守所再次迁移。由于工作特殊,王光生常常回不了家,照顾母亲和两个女儿的担子都落在了妻子身上。每年腊月,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办年货,王光生从没陪伴妻女,举家团圆的时候,唯独缺少他的身影。“高墙内的生活我不了解,嫁给他这么多年,我从没听说看守所有‘放假’二字,作为妻子,我会尽我所能支持他。”结婚三十几年,王光生的妻子张廷珍默默在丈夫背后支撑着整个家。

坚守

2016年1月22日,记者走进兴山县看守所,穿过几道铁门,身处高墙之内,办公室几乎与世隔绝,唯一的联系是一部工作电话。巡控室的巨大电子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各监室以及整个看守所的情况。王光生每天盯着电子屏,看似简单,但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人极易疲惫。但这是面向在押人员的第一道防线,丝毫不能松懈。

王光生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宜昌市“优秀管教民警”、“宜昌楷模”、“宜昌好人”等荣誉称号,还参评了第四届湖北省“最美警察”评选活动,他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深刻诠释了“警察”二字的大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