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粮游击大队,在中共黄粮区委领导下,于1928年10月宣告成立。大队长张登殿,下辖4个中队,黄从容、金能德、余文豪、李永生分别担任中队长。大队部设拱桥湾訾文锦家,树有队旗,全大队共300余人,集中生活,集中训练,统一行动。
为壮大力量,扩大影响,公坪和十字路党支部带领农民100余人,参加了黄粮游击大队的成立大会,并同时成立了公坪游击大队。大队长王文朗,副大队长何在忠、黄家年,下辖3个中队,周传知、张永兴、王发文分别担任中队长。黄粮、公坪两支游击大队联合进行军事训练和武装斗争。
盘踞在黄粮杨家湾的大土豪、国民党黄粮团总余伯屏,作恶多端,横行乡里,民愤极大。刘子和与中共黄粮区委书记万常荣,黄粮游击大队队长张登殿,公坪游击大队队长王文朗研究决定,黄粮、公坪联合暴动,夜袭团总余伯屏,为民除害。按照统一布置,分头进行了准备。1929年9月6日夜晚,黄粮、公坪两地的游击队100余人,在刘子和、万常荣、张登殿、王文朗带领下,手持大刀、长矛、快枪、土铳,包围了余伯屏的四合院。这天正巧是余伯屏45岁生日,宾客盈门,大摆宴席,来客饮酒狂欢。游击队乘其不备,一气攻进大院,拿下团防,打死负隅顽抗的余祖功、李之根等三个爪牙,获枪4支,余伯屏逃脱。同时暴动还查抄了豪绅文永久的家,获枪8支;没收了大土豪万折三的粮食及财产,分给了穷苦农民。余伯屏逃脱后,命随从团丁张家寿进县城,向反动武装保卫团金泰和报告求救。张家寿返回黄粮时,被游击队途中捕获,处决于柳树河坝。黄粮农民暴动打击了反动势力,大长了农民的志气。
平邑口游击大队1929年春成立,大队长王克猷,下辖3个中队,杨元祖、董歧山、吴述钧分别担任中队长。平邑口农民暴动时,中共平邑口区委书记、平邑口游击大队长王克猷提出暴动口号鼓舞士气:共产政府苏维埃,消灭地主反动派,要把政权夺过来;革“天命”,不信鬼神;革“地命”,砸毁土地庙,分田地;革 “人命”,抗租抗捐,打倒土豪劣绅。这些口号和主张,激发了广大农民反抗压迫剥削的斗志。王克猷率领游击大队100余人,在张家庙铲除山霸彭老六,在平邑口处决恶棍周瑞祥,有力的打击了反动势力,壮大了农民武装。游击大队后又转战秭归马营五龙观一带,利用一切有利时机狠狠打击反动力量。
下湾游击大队1930年夏成立,大队长陈慎勤,副大队长谭儒义,下辖4个中队,宋文礼、蒋英才、王发勤、田祥银分别担任中队长。杨直亮、宋洪洲、陈大义、陈本义、王承香、秦学义分别担任副中队长。下湾游击大队成立后,中共下湾区委、区苏维埃政府依靠这支农民武装,打土豪、斗恶霸,铲除了山霸张三阳、土豪劣绅陈孔裕、陈慎柱,摧毁了反动会道门“黄金堂”,清算了财主刘安明、任德金。1930年8月,两次配合红四十九师打击进犯革命根据地的保卫团和反动会道门“黄枪社”、“黄香会”,保卫了革命根据地。
红花区红色补充军分队,1932年2月成立,共30人,分队长潘常胜,政委税永章,下辖3个班,一班长屈家昌,二班长赵洪义,三班长陈胜海,事务长卢家顺。红花区红色补充军分队是按照1931年12月下旬县委牛峒扩大会作出的《政府工作决议案》精神,在县委直接指导下成立的。红补军是由农民组成的地方武装,属苏维埃政府领导,戴红袖章,发薪饷,脱产训练,参加打土豪,分田地,保卫土地改革,与保卫团作战。1932年3月8日红花红色补充军分队,配合红军分兵堵口,在龙门河三十六拐(地名)击毙保卫团中队长贾宗奎。3月10日,红花红色补充军分队抗击进犯红花革命根据地的保卫团,寡不敌众,红色补充军分队长潘常胜阵亡,红色补充军撤退,最后遭敌打散。
三阳在途经此地的红三军贺龙指示下,于1931年4月下旬,在“神兵”的基础上成立了兴(山)、宜(昌)、远(安)边游击大队,大队长陈支奎,副大队长柳连科,下辖三个中队,简开盛、王伦富、简书文分别担任中队长,万常文、向永甲、胡正柱分别担任中队指导员。游击大队成立后,积极组织训练,发动群众,抗捐抗税。1932年2月游击大队杀死国民党兴山县税务主任杨方祖等6人,5月又杀死国民党兴山县税务局长吴绍雍等7人。
鄂西特委对兴山农民武装暴动十分重视,不仅在方针政策上指导,而且还给予武装上的支持。1929年2月,鄂西特委通知县委派人到洪湖领取枪支,县委派交通员刘光藩赶到洪湖领到了枪支。为了闯过国民党层层关卡,刘光藩乔扮成手艺人,假送师傅遗体,从江西回老家巴东。刘光藩披麻戴孝,手抱灵牌,将8支步枪,2支短枪藏在棺材中安全运回兴山,武装了起义队伍。
(来源:兴山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