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个既温暖又严肃的名词,它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但据“半月谈”报道,在教育焦虑的现实浪潮中,不少孩子被迫加入“竞赛”,被升学压力和心理困扰“压弯了腰”,少数孩子甚至出现极端情况,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关于生命的话题一次次拨动大众心弦,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已成共识。家庭、学校、社会多方携手,抓实生命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心里种下“敬畏生命”的种子,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生命启蒙课。“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自身的命运。”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生命是父母爱的结晶,有且只有一次,不可能删除重来,需要好好珍惜。更要让孩子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譬如,带孩子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观察小小蚂蚁为了生存,搬运着体积是自己好几倍的食物;壁虎为了保全生命,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尾巴;就连黄山悬崖上的松树,都在一边奋力向下扎根,一边迎着阳光,努力向上长成了独一无二的模样。生命以无声的力量,唱响不屈抗争的主旋律,震撼着孩子的心,让他们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一路追光,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真谛,是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感化人的灵魂和良知,让每个独特的个体学会珍爱生命,完善自我,从人生摇摆不定的可塑期顺利长大成人。老师的任务是点燃学生生命之光。学校的当务之急,是从单一的文化课程教学转向生命教育研究,从一味追求高分到关注个体生命的身心健康,习得珍爱生命的方法,蓄积让生命更精彩的力量。学校亟需建设一支专业的队伍,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过程,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悦纳自我。譬如,上海嘉定南翔中学开展以“珍爱生命 幸福成长”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悦纳自我,关心他人,学会正视和面对生命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形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会是个大家庭,一切生命个体最终都要回归社会,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实现生命价值,拓展生命广度,提升生命质量。相关部门理应积极行动,主动担责,营造优质的生命成长环境。首先,提高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加强平台的监管,对青少年儿童正向引导,避免负面强化,让他们的生活环境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其次是加强生命教育类文学读物的创作,弥补当前此类读物的不足,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社区要充分调查,了解本社区在生命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充分利用双休和寒暑假,定期开办生命教育课堂,引导青少年在学习勇敢面对挫折、逆境中成长的“少年英雄”中感受生命的顽强,在“白衣天使”舍生忘死、治病救人的感人事迹里思考奉献的意义。譬如,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共和社区开展“让爱随形”青少年生命教育活动,用最简单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的过程,提高生命意识,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珍爱生命。
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可以拓展生命的广度和提升生命的高度。我们的这个世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们友爱,繁荣安详,就是因为太多的普通人困难面前不退缩,面对挑战迎难上,默默奉献,把自己活成了照亮同伴前行的光。生命就是四季,理同春播秋收。让我们把奋进放进人生的行囊,乘风破浪,从垂髫少年,到耄耋老人,任时光匆匆流逝,生命溢满奉献的芬芳。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 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平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