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虽然首次出师不利,但士气犹旺。在县城城隍庙佛堂,刘子和、易年溪召集“神兵”头目总结教训,寻找失利原因。认为,一是“神兵”初次上阵,没有作战经验,而“棒匪”都是些兵痞;二是敌我双方兵力、作战武器相差悬殊。刘子和认为,“神兵”只能智取,不能硬攻。于是决定迅速扩充“神兵”队伍,加强刀法操练和枪炮演练。同时联络普安的“神兵”刘子泉,请他们参战,两面夹击,密切配合,共歼“棒匪”。刘子和等人深入城郊发动群众,参加“神兵”,一经号召,城乡百姓群众纷纷到城隍庙报名参加“神兵”队伍。仅一个夜晚,城郊的蔡家垭、罗屋、响龙、响滩、白沙河、深渡河等地就有500 多名青年报名参加了“神兵”队伍。一时间,城隍庙庙顶佛旗招展,虎虎生风;庙前易法师亲临教场,教练刀棒剑法,杀声震天,尘土飞扬;庙内炉火闪烁,铁匠们为“神兵”锻造刀矛。县火药局还送来土铳、台炮、刀矛等武器200 余件。
“神兵”初战失利,“棒匪”李汉臣气焰更加嚣张。在竹溪墓杀害农民周大儒,烧毁了农民钟金盔、钟金榜、钟金玉等人的房屋,并窜入大里溪杀猪宰羊,打家劫舍,强占民女,在王家山饮酒狂欢。对棒匪的烧杀抢夺沿途农民无不义愤填膺。为了早日铲除“棒匪”,还老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刘子和与“神兵”头目商议,决定再次主动向“棒匪”出击,偷袭“棒匪”营盘王家山。8 月29 日拂晓前,“神兵”分三路向王家山进军,一路从小礼溪直插王家山,正面攻击敌人;二路从马桑沟左翼佯攻;三路从大礼溪迂回,断敌后路。天刚黎明,三路“神兵”同时发起总攻,一时杀声四起,刀矛簇拥,土枪、抬炮齐吼。部队一鼓作气,杀向王家山。正在憨睡的“棒匪”,听见喊杀声,乱作一团,慌忙抵抗。三路“神兵”与“棒匪”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一时间刀矛飞舞,杀声震天。“神兵”人多势众,一阵挥刀砍杀,“棒匪”应声倒地,侥幸活命的仓皇从普安琚坪方向逃往香溪。这时,刘子泉率领的琚坪“神兵”正严阵以待,守候在此。只见“神兵”赤膊上阵,头上用红绸子缠着黄裱纸,上身系着有“佛门弟子大刀会”字样的红布,下身穿着红裤头,腰里绑着红腰带,双脚穿着红草鞋,有的端着梭标,有的挥着大刀。刘子泉先用罐子炮一阵猛轰,接着挥刀带领“神兵”杀向“棒匪”,只见“神兵”一个个健步如飞,勇猛地冲向敌人。那血红的颜色,闪光的大刀,那“刀枪不入”的喊杀声,如神兵天降,只杀得“棒匪”哭爹喊娘,迫使“棒匪”又向王家山方向返回。“棒匪”头领李汉臣见大势已去,自己慌忙逃命,被法师易年溪生擒,另一头领钟鼎也被“神兵”活捉。这次战斗杀死匪徒40 多名,生擒10 多名,缴获长短枪36 支,子弹1000 多发。“神兵”队伍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凯旋而归,全城居民欢欣鼓舞,扬眉吐气。第二天,县地方行政委员会召集城关居民和城郊农民,在城隍庙公审匪首李汉臣、钟鼎。在一片消灭“棒匪”,为民除害的口号声中,将李汉臣、钟鼎斩首示众。《巴东县志·事变》载:“八月间股匪窜入兴山,遂有大道会发现,云有神助,不畏枪炮,焚香拜神,吞符御敌,誓拼死命,与匪交锋,其术初亦小效,匪遂不敢再扰兴山”。兴山“神兵”初露锋芒,威震鄂川,成为鄂西“神兵”的策源地之一。
王家山战斗全歼叛军杨森残部李汉臣匪徒,这是党领导兴山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极大的振奋和鼓舞了兴山人民的斗志。“神兵”打败“棒匪”,赢得人民群众拥护,使兴山县的党组织进一步认识到“, 神兵”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引导得当,可成为革命武装,为我所用,目前已有很好的基础,必须继续做好“神兵”工作。1927 年9 月,中共兴山县委建立,县委从总结王家山大捷的经验教训入手,制定了改造“神兵”的工作策略。决定:对“神兵”运动的策略,以“反对苛捐杂税”为鼓动斗争的主要口号,取得广大群众,尤其是“神兵”群众的踊跃参加,并领导这一斗争走向政治斗争,扩大政治影响;进一步团结和改造“神兵”,派坚强的共产党员进入“神兵”内部当代表,逐步掌握“神兵”领导权;加强对“神兵”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洗刷流寇思想和行为;并积极慎重吸收农会和“神兵”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建立党组织。这时,黄粮、普安两地的“神兵”,在王家山大捷后,已会合于城关,驻守兴山县城,送走法师易年溪,县委决定由刘子泉统领“神兵”,任总代表,各区乡“神兵”佛堂,受总代表指挥。
( 来源 : 兴山档案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