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签约!宜昌6地联手干了件大事

11月6日上午,宜昌市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签约活动举行。远安九子溪、兴山西湾、长阳白氏溪、五峰横河、秭归宝塔河、当阳玉泉河等6条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权(时限不等)被交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本次签约就是山水之城宜昌拓宽转化路径的一次作答。这6条小流域,是如何成为“交易主角”的?它们又将朝什么方向转化?今天邀您一起“阅卷”。


图片


秋色渐渐挂上树梢。我们沿着312省道一路向西。过黄花,出雾渡河,进水月寺,路那边一片规整的茶园,让我们放慢了车速。从一个“倒拐子弯”驶出公路,我们就到了本次签约的兴山县西湾小流域马粮坪茶场交易区。

一垄垄茶树、彩色涂装的道路、精致的木屋民宿、一览众山小的群峰……谁能想到这片深受游客喜爱的宝地,曾是一片撂荒地。


图片

马粮坪村茶园风景秀美


能成为“交易主角”,这片土地的故事要从33年前说起。1992年,水月寺镇马粮坪村在这里开辟出近400亩茶园。后来,村里又开垦出80亩的果园,7年前争取35万元建起蓄水池,解决了茶园果园的用水,2022年进行了王家河山洪沟治理,接着又争取50万元在茶园中修建3栋小木屋。村党支部书记房风霜介绍,区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想尝试文旅融合。

2021年,马粮坪村引进兴山县盛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9月,茶山上的“水月时光”民宿开业。

回到本次签约。兴山县西湾小流域转化交易标的物为马粮坪村397.6亩茶园、80亩经果林、123平方米木屋、493.18平方米仓储房30年经营权。2025年9月16日,第三方机构对茶园等物产完成价值评估,10月10日,上述物产的经营权在兴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网,标价为租金每年8.39万元。经过线下拍卖,兴山县盛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255万元成功拍得。

兴山县盛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贺俊说,西湾小流域背靠大老岭自然保护区,一手牵着三峡大瀑布,一手牵着朝天吼漂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海拔900米至1200米的地理条件,他们有信心在文旅深度融合上有一番作为。


图片


与西湾小流域一样,本次交易的其他5地,都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甚至是长期的生态治理,具备了深度开发的基础或潜力,方才走上签约台的。

以秭归县宝塔河小流域为例,流域内经济结构以茶叶为主。秭归县率先在流域内启动茶园品改工作,推动茶园大规模更新升级。截至目前,流域内已完成茶园品改约1.2万亩,通过土壤改良老茶园3万余亩,建成“万亩早茶基地”,形成了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早茶产区。本次签约中,湖北御叶堂生态茶叶有限公司和绿源茶厂以1010万元获得了建东村涉及的850亩茶园10年经营权。

图片

▲秭归县宝塔河流域内建成“万亩早茶基地”


其实良好的生态产品,一直吸引着社会资本。在西湾小流域,从2021年开始,兴山县盛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拥有了相关经营权,但合同是一年一签。企业负责人贺俊说,近年来,公司累计投资约3000万元,建成了集观赏、采摘、游玩于一体的综合景区。现在企业获得了长期经营权,相当于吃下了“定心丸”。

数月前的6月19日,夷陵区普溪河小流域百里荒片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签约,这是宜昌市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第一单,政策背景就是湖北省水利“三资”管理改革。

交易的受让方、宜昌百里荒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覃金坤说,普溪河小流域百里荒片区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具备开发生态康养旅游业的基础条件。公司自2013年起就在百里荒打造高山避暑康养项目,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今年宜昌北站即将开通运营,百里荒年游客量有望突破500万人次。”


图片


把视野再放宽。

2025年6月11日,湖北省首单水生态产品交易在宜昌落地。五峰小河流域上游22.23平方公里的月山村片区旅游养源民宿康养项目,转让给五峰石板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自主经营,交易期10年,合同总额520万元。

五峰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本次交易的金额将用于月山村水土保持及水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的管护,形成“开发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

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云鹏对月山村水生态产品交易高度评价。他表示,这次的交易成功具有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为湖北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范例。


图片

长阳白氏溪风景如画


本次签约的市场主体还和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此次6条小流域转化授信总额为2.68亿元,其中转化金额2.18亿元、银行授信0.5亿元,拓展“生态+金融”绿色金融转化路径,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市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68条,并形成了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水生态产品走向市场。

良性的生态价值转化,演绎出新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百里荒景区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20多个岗位,带动了200多人就业。依托生态资源,村民们在自家办起民宿农家乐,发展果蔬采摘业,村民人均年增收达2万元;

在水月时光,周边村民既可以在家开办民宿,也可以来水月时光就近务工,企业提供固定岗位10余个,还把村民送到武汉等地,进行酒店专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来源 | 白龙岗纪事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