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以来,兴山县遭遇入汛以来最大范围强降雨,全域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出现大暴雨。面对严峻汛情,兴山县昭君镇大礼村党支部书记邴香举带领村“两委”通过“雨前预警、雨中巡查、雨后排查”工作机制,在14处地质灾害点配备14名地质灾害监测员,成功实现地质灾害零事故。
8月19日,记者在兴山县昭君镇大礼村四组看到,由于前段时间强降雨,导致部分排洪沟被冲毁,现有的排洪沟承载量不够,邴香举正和村民们一起紧锣密鼓地修建新排洪沟,清理排洪沟淤泥,避免强降雨时洪水在排洪沟内集中囤积漫灌,消除滑坡风险。
据了解,大礼村位于兴山县昭君镇东南部,全村海拔最低175米、最高980米,地形多为高陡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兴山县昭君镇大礼村党支部书记邴香举说:“大礼村共有14处地质灾害点,在14处地灾点分布设有14名地质灾害监测员,通过地质灾害监测器技防+人防,按照日常巡查、雨前、雨中巡查、雨后排查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地灾监测。”
兴山县昭君镇大礼村地质灾害监测员王远君说:“如果雨量不大,我们会密切关注泄洪沟是否畅通,如果雨量过大,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我们会立马组织转移地灾点上的群众,同步上报村委会。”
8月10日,大礼村突降暴雨,累计最大降雨量近140毫米。上午10时,村“两委”干部按预案分组开展雨中巡查,地灾监测员王远君在巡查中发现,四组排洪沟因暴雨出现部分堵塞,洪水已漫溢至周边农田,若不及时处置,极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得知这一消息,村书记邴香举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王远君沿排洪沟仔细排查。当时,地质灾害监测站虽未触发警报,但泄洪沟持续漫水的情况已暗藏风险。两人迅速制定处置方案,在排洪沟低洼段实施破沟分流,对一条横向泄洪沟精准开挖4处分流口,将超量洪水有序引流至荒滩、洼地及河道等安全区域。
随着分流措施逐步见效,漫溢的洪水慢慢退去,农田受淹面积被控制在最小范围,滑坡风险也随之降低。这样的高效应急处置方式,正是大礼村村书记邴香举通过“地灾监测点分片到人”的机制,带动全体村民长期坚持“雨前预警、雨中巡查、雨后排查”的防灾模式。雨前,监测员提前排查沟渠。雨中,村干部带队动态巡查补位。雨后,全村一起持续监测地质灾害点、疏通泄洪沟渠,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据大礼村党支部书记邴香举介绍,今年以来,大礼村成功预警3起地质灾害,转移6户13人,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事故。
记者 | 刘辉 李容蔚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