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夏橙:产销两旺 果农笑开颜

图片

盛夏七月,昭君故里兴山,被绿水青山温柔环抱。清凌凌的香溪河畔,粉墙黛瓦掩映下,除了此起彼伏的蝉鸣,更弥漫着满园馥郁的橙香和忙碌收获的欢笑声。

走进南阳镇营盘村近千亩的夏橙基地,丰饶的生命力扑面而来。郁郁葱葱的果园里,圆润饱满的夏橙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历经烈日炙烤,果实褪去鲜亮的橙红,镀上了一层独特的盛夏色彩——黄中透青,青里泛黄,成为这个季节最骄傲的宣言。




清晨奏响丰收交响曲


南阳镇营盘村近1000亩夏橙基地里,清晨已然是一派火热景象:

👷采果工人穿梭在林间

动作利落

📦无人机在半空“呼呼”作响

高效吊运

🚚装果货车沿路有序停靠

一筐筐新鲜采摘的夏橙经过初选,

便马不停蹄地装车启程,

奔赴夏日餐桌,

兑现那份不可或缺的

“清凉+甜蜜”之约。



橙农的丰收账本


图片

王德斌一边忙着过秤,一边喜上眉梢:“我总共种了400棵夏橙树,预计能收55000斤!今天收购价是2块7一斤,毛收入能有14万多,效益真不错!”

年近七旬的张如英老人,正带着销售能人王承武在自家果园查看。“旁边那42棵树刚采完,12000斤卖了3块2一斤!”她指着眼前的果树,一脸满足地说,“这块地估摸着能收6000斤。平时就我们老两口打理,算下来,一棵树能收入七八百块呢!”

穿梭于各家果园的王承武也收获颇丰:“今年夏橙不仅产量高,品质更是上乘。我已经收了100多万斤,还预订了50万斤,这几天正加紧采收,月底前就能全部完成。”歇息片刻之后,王承武便继续驱车前往下一家农户看果。



“摇钱树”的生长密码


夏橙是兴山县重点发展的优良晚熟柑橘品种,也是湖北省内首个引种夏橙的县。历史可追溯至1969年,县特产部门从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引进接穗,通过高接换种技术试种成功。1975年5月,经华中农学院章文才教授鉴定及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理化分析,确认其品质优良、丰产稳产。自此,夏橙便在兴山扎根,成为当地橙农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甜蜜事业”的升级之路

县特产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我们描绘了产业发展的蓝图与路径:

“为了缓解中熟柑橘集中上市的压力,近两年我们通过政策奖补,引导适宜区域发展夏橙、伦晚脐橙等晚熟品种,采用大苗定植或高接换种进行改良。实践证明,晚熟品种的亩效益显著高于中熟品种。”

“同时,我们持续推进精品果园建设,农户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柑橘品质越来越好。下一步,我们将更加聚焦产业的提质增效,让这份‘甜蜜事业’惠及更多农户。”

图片

这个炎热的夏季,热浪滚滚的空气里浸润着沁人心脾的橙香,蝉鸣在头顶织成一片巨大的声网,更衬得这片“青黄相间”的果园有一种近乎凝滞的、丰饶而厚重的生命力。累累果实无言地悬挂着,它们是阳光的结晶,是暑气蒸腾下最骄傲的宣言——在最炽热的季节里,献上最甜蜜的收获。


来源丨湖北日报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