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要进一步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在建设法治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多下功夫。”并多次强调“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战略性,其重要论述为不断升级营商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但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我们看到营商环境建设不再是一个部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单一型建设,而是向体制改革、法治建设、协同监督等全方位全链条的综合法治化建设递进。任何一县一域的高质量发展,唯有持之以恒,向前一步,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打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在强化统筹推进、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消除发展壁垒等方面着力。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国有企业、个体经济等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精神。在总体谋划中,增强前沿意识和开放意识,激活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自身动能,引导其健康发展,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好各方利益,依法把好重大行政决策关口,当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服务者。
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行政执法机关切实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危害广大群众吃、穿、住、行等切身利益的不法行为和危害行业产业健康发展、恶意竞争、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及社会平安稳定的不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让不法者无处遁形。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有效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与此同时,积极运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和线上网络服务平台,打造业务办理、执法宣传、纠纷化解、追踪回访等全景式服务场景,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打通绿色通道,当好“无事不扰、有事就到”的店小二。
要强化涉企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加强与法治督察、政府督查的协调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围绕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规范性文件等方面,聚焦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用好行政执法监督相关文书,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探索科技赋能法治,以法治赋能数字经济路径,定期对执法类别、罚没收入、执法对象等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弊端和行为漏洞,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置避免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浪费,让人民群众在执法监督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者悦,远者来”,无数事例已经证明,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只有装满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只有打造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汇聚各方资源,才能真正成长为“宜居宜旅宜业”的中心。就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市场主体,每一个部门用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共同努力为“近悦远来”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磅礴力量。(作者:兴山县司法局 舒郡娥)
来源 | 荆楚网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