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热浪滚滚。近日,记者走访我县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高铁建设者战高温、抢进度,干劲不减,确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同时,一揽子“凉策”为高铁建设者们提供保障,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两不误。
眼下,全线控制性工程——宜兴高铁兴山东隧道正洞尚余2.2公里未贯通。7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宜兴高铁兴山东隧道斜井8F正洞,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段隧道埋深900余米,洞内温度高达42℃,面临围岩大变形、高地应力叠加等施工环境,对项目建设进度影响较大。
宜兴铁路3标二分部工程部长燕明介绍道:“目前隧道内施工环境较差,主要为大变形、高温等。截至目前,兴山东隧道正洞已累计开挖14.6公里,剩余约2.2公里。”
据了解,兴山东隧道全长16.883千米,最大埋深1256米,穿越7条断层破碎带,面对“高埋深、高地温、大变形”三重考验,宜兴高铁二分部采用三台阶法工艺,每循环进尺必须控制在1.5米左右,确保进度且有效控制变形。同时,为了应对施工期间的高温,项目部投入专项资金购置一台大型制冰机,24小时不间断造冰,每天用冷链车准时将20吨冰块送至掌子面等作业区域。此外,现场还设置了“清凉驿站”。
宜兴高铁二分部工会主席向志敏说:“我们给在一线作业的工作人员准备了绿豆汤、菊花茶、冰块、防暑降温的各种药,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据了解,宜兴高铁即宜昌至郑万铁路联络线,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全长108.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郑渝高铁兴山至宜昌联络线,建成通车后,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和郑渝高铁将实现互联互通,兴山到宜昌的车程可由目前的2小时压缩到20分钟左右,宜昌至重庆的车程可缩短至3小时以内,将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
记者 | 万来 覃怡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