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守护 “生命通道” 兴山县PICC导管维护实现县域全覆盖

从飞针采血的指尖功夫到超声引导下的精准穿刺,从安瓶“一指禅”的配药技术到PICC导管维护的专科技术,随着护理工作向专科化、精细化、智慧化发展,兴山县护理团队不断解锁“高精尖”护理新技能。


5月12日,在兴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张永梅带领护理团队,正为宫颈癌术后患者舒女士进行PICC导管维护。随着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技术的开展,这种需要每周维护的“生命通道”,如今在县域内即可完成专业护理。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肿瘤化疗、危重症救治的重要输注通路,其尖端直达心脏大血管的特点,可有效避免反复穿刺损伤和化疗药物外渗风险。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县护理质控中心建设要求,填补我县PICC专科护理技术的空白,2022年开始,张永梅带领团队开展PICC制管技术。然而,PICC置管和维护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而县域医院往往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导致操作技能不足。

兴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张永梅说:“为了改进现状,在护理质控中心牵头下绘制了‘县域静疗服务网格’,通过‘技术输出+人才孵化’模式,培训基层护理骨干15余人,深入6家乡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PICC维护站。让肿瘤患者导管‘维护半径’从60公里缩短至5公里,使其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标准化的导管护理。”

兴山县人民医院已经将PICC技术作为护理专科化发展的重要方向。PICC技术不仅有效降低患者转诊率,减轻就医负担,更是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兴山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 田甜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