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湖北和君精诚建设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杜女士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来自“兴山税务”的预警信息:“您公司存在连续3个月增值税零申报,触发不予评A标准,请及时关注评价动态。”这是兴山县税务局开展纳税信用“增信通”服务以来发出的第115批智能预警。
4月14日,记者在电子税务局后台看到,税务人员正通过“宜税智控”平台对企业进行信用“体检”,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指标。截至目前,系统已扫描出1909条潜在失信风险,向纳税人发送信用降级、即将失信信用等预警信息1.3万多条,帮助620户次纳税人提早防范涉税风险问题,预警准确率达98.8%。
“多亏了那条预警短信!”在兴山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正在办理业务的兴山某供电公司财务负责人说道,“上次系统提示我们有个申报可能逾期,我们立即处理,保住了连续7年的A级信用。”
纳税信用“增信通”服务不仅做到了用预警信息挽救企业“信用命”,还做到了信用复评、修复像“网购”一样便捷。“非常简单易操作,3分钟就能完成全部操作。”兴山某财务管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总在电脑前向记者演示了信用修复完整流程:登录电子税务局→点击“信用修复”→系统自动识别可修复项目。“我们去年通过复评,刚拿到纳税信用A级,当天就中标了一个村级财务委托代理项目。”
纳税信用“增信通”服务也让企业享受到了更多“真金白银”的“信用红利”。
在兴山县某商业银行,记者遇到了正在办理贷款的某商贸公司负责人张女士。“良好信用能给我们带来特别多的好处,今年我们凭借复评升级的A级信用,银行给了我们200万授信额度。”她扬了扬手中的电子版A级纳税信用报告,“拿着这个,还能在县内景区免门票呢!”
如今在兴山,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尝到守信的甜头,一组数据格外亮眼:全县纳税信用A级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1%;信用预警响应率100%,帮助620家企业及时挽回信用损失,让237家企业实现信用升级,预估减少损失近3000万元;“银税互动”贷款额上升2个百分点,68家企业共获得纳税信用贷款8000余万元;A级纳税人享受县内景区优惠278人次,减免费用15万元;16家本土企业凭借信用加分中标46个工程项目。
“这一改革举措被纳入了国家级改革试点,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增信通’服务措施,日常开展合规性引导,让信用从‘纸上分数’变成‘真金白银’,助力企业规范经营、健康发展。”兴山县税务局局长唐仁琼表示。
图 | 谭荣华
记者 | 蔡明亭
通讯员 | 尹浏星 谭荣华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