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党建
1.投入135万元。用于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进村跟岗锻炼工资待遇保障,共计96人,每人1.4万元。
2.投入200万元。统筹用于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党报党刊征订、党员慰问等常规工作,保障村“两委”干部全覆盖进党校集中理论培训(至少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集中培训1次,不少于5天),支持推动全县分片互助养老、跨村党建联建、党员直播带货等重点工作。
3.树立选人用人鲜明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在乡村振兴一线表现优秀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晋升职级和表彰奖励;有计划选派干部参与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宽容失败,鼓励干部先闯先试,切实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乡村文化建设
1.投入10万元。用于扶持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题材文艺作品。
2.投入10万元。用于扶持县级非遗传承人传承经费,按每个传承人800元标准予以扶持(县级在世传承人100人);加大对兴山具备申报非遗工坊条件的个体和公司给予扶持,按照每个工坊建设1万元标准予以扶持(拟申报2个)。
3.投入30万元。对承办其他农耕文化活动的乡镇一次性奖补2万元,对承办农民丰收节的乡镇奖补15万元,对承办年货节的市场主体奖补5万元。
4.投入10万元。用于传统民居修缮。
5.投入10万元。建设基层文化广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投入150万元。用于农村乡村振兴日常宣传、突发事件应急广播。
7.投入21.12万元。用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补贴。
8.投入10万元。对全县96个村(社区)已建立农家书屋和数字书屋图书补充更新。
(三)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做好道德典型挖掘宣传,擦亮“德润香溪 善行兴山”好人品牌,培育向上向善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用好文明积分,因地制宜探索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切实有效的整治方案,持续深化“和美兴山·和美家”家风建设,讲好家风故事,着力培育乡风文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培育打造一批有影响、能复制、可持续的文明实践项目,常态化精准开展实践服务活动,激发群众投身文明实践的热情,打造群众身边的精神“新家园”。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殡葬、诚信建设等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倡树文明新风。
来源 | 兴山三农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