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南阳镇白竹村:盘活“沉睡地”变身“希望田”

初秋时节,走进兴山县南阳镇白竹村三组的田地里,连片的烟田郁郁葱葱,翠绿的烟叶随风摇曳,昔日的撂荒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烟农们穿梭其间,娴熟地进行烟叶采摘、捆扎、搬运等。6个月前,这里还是杂草近两米高的偏僻山坑田。

牵头土地流转 开垦“撂荒田”

南阳镇白竹村全村村域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1070亩,森林覆盖率达94.7%。多年来,由于村内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村民缺乏种植技术等多种因素,白竹村三组的数百亩土地被长期撂荒。

“我们过去主要是种高粱,但野牲口多,收成不好,忙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很多人就跑到木鱼和外地打工。渐渐地,因为缺劳力、交通也不方便,大家都不愿再到山上来种田,这些田慢慢地都荒了……”村民杜兴红惋惜地说。

为有效解决土地撂荒的难题,白竹村“两委”认识到要因地制宜,把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作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突破口。通过对现存的撂荒地进行全面排查,提出了在三组高坪长期撂荒的山坡地发展烟叶这一特色农业产业,采用“村集体+市场主体+村民”的模式盘活撂荒地资源。

通过召开屋场院子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烤烟政策,村民们意识到发展烟叶不仅可以增加大家的收入,还能让村里的经济得到发展。随后,白竹村村民委员会与三组70余户村民签订了协议,顺利完成了300亩土地流转。同时,白竹村积极向驻村帮扶单位省农业银行争取帮扶资金支持,加之县政策支持、镇村自筹资金,累计投入75余万元新建烤坝13个、附属房300多平方米,烟叶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从无到有,撂荒地也即将迎来新生。

盘活闲置资源 焕发“新财富”

烟叶种植从起垄覆膜、移栽到管护、采收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这为当地及周边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了新的机会。“种烟还是算得过来账,我们的田租给他们有租金,在这里赶工一天还可以赚到100多块钱,现在我们是收租、务工、顾家三不误”正在地里忙碌的村民杜兴连笑着说道。

“我们引入经营主体对撂荒地复耕复种,以每年每亩200元的价格向村集体交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同时,我们村集体参与土地的管理和经营,用工优先使用当地村民,预计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增收50余万元,烟叶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30万元左右,带动税收20余万元,既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难题,又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白竹村村书记李平介绍道。

荒地多元种植 变身“希望田”

“由于不太懂技术和管理,我个人只种了不到10亩,但通过向烟草的技术员和其他种烟户学习,我基本掌握了种烟的门道,可以说是信心倍增,作为村书记,能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我非常自豪。”李平说道。

种烟是个精细的活,从流转到整地、从起垄到覆膜、从购苗到移栽、从管理到采收、从烘烤到销售等环节,种烟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实地指导、跟踪服务。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村民们复耕的积极性提高。看到村书记带头,基础设施完备,村民们更是跃跃欲试,“今年的烟叶长势好,我明年也打算跟着一起种”村民李茂兴说。

荒地焕新生,目前,白竹村正贯彻县委“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常态化、长效化,村内共有300亩复垦地已种植烟叶、杂粮等作物,后期还将开展烟菜轮作,切实将沉睡的“撂荒地”变成农民增收的“希望田”。

通讯员 | 杜爽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