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河街考察调研时指出,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适当的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让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时代光彩,我们需要寻找并运用“适当载体”,用这个“适当载体”去守好一块高地、搭好一方舞台、用好一把工具。
守好一块高地,让非遗传承有根。非遗传承,首要在于守护其精神高地,使之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保持其原生性与独特性。校园可以通过开设中小学及高校非遗课程、举办非遗技艺体验活动、组建非遗社团等方式,让非遗文化成为青少年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滋养。在北京,民族特征鲜明的刺绣、剪纸、雕刻以及武术、书法、音乐、舞蹈等非遗传承技艺已进入到中小学课程中。同时,地方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也应发挥专业优势,打造非遗展示研究平台,举办专题展览,解读地方非遗历史脉络、艺术价值与社会功能,为公众提供深入了解非遗的窗口。2024年4月26日,“京津冀版权进校园活动”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青年集中展示京津冀三地版权赋能非遗传统文化发展新亮点及工作成就,燕京八绝之一的金漆镶嵌大型花鸟屏风《丹凤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创作的景泰蓝作品《繁花似锦》《龙凤盘》、清代京绣成衣与当代京绣作品《百业有成云想中国衣》等精美非遗作品吸引了众多学子的观赏研究。
搭好一方舞台,让非遗文创有戏。非遗传承不仅要“守”,还需“活”,通过创新性转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体系下焕发生机。“活”,意味着非遗不应被束之高阁,成为仅供瞻仰的历史遗物,而应被赋予时代气息,融入现代生活。正如当下非遗通过跨界,制造出属于中国的高定设计,两汉韵味的云步谣徐州博物馆“云”气纹系列,将云气纹提炼重组,结合苗绣工艺设计出气势雄浑、线条流畅灵动、气质典雅的女式包;根据敦煌魏晋画像砖凤、虎、羊等瑞兽形象衍生设计的丝巾组合,图案雄健、夸张又华丽繁复,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宋朝沿用至民国时期的盘扣经过现代文创设计,成为富有古典气息现代办公文具回形针;皮影戏人物图案通过材料优化变为个性书架。非遗不再仅仅是静态的遗产,而是活跃在当代生活舞台上的鲜活力量。
用好一把工具,让非遗破圈有望。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些新媒介,非遗可以突破地域、年龄、语言等壁垒,迅速触达广大网民,实现“破圈”传播。地方政府与非遗保护机构应主动拥抱新媒体,吸引公众关注,引发情感共鸣。哈尔滨2023年底以“#哈尔滨文旅放大招”“#冬季旅行超有范”“#第二十五届冰雪大世界”等话题进行预热,携手黑龙江、河北、新疆各省文旅厅,发出城市邀请函,联合明星、网红、非遗传承人参与到抖音网络造势和非遗网络直播中来,让文旅和非遗交相呼应,很快成为热门话题并引发用户互动分享。从1月12日创建已累计播放21亿次,点赞超5千万。
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我们要审时度势,以恰当的载体不断让非遗焕发生机,激发时代活力,努力在赓续传承、活化提升、强化传播上下功夫,有力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
来源 | 荆楚网
作者 | 邓青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