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六年

2018年3月24日,由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昭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宜昌金东方教育集团、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5个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图片

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促进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宜昌“屈原昭君故里、三峡生态名城”城市品牌形象定位,认真落实市委“把品牌擦亮,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把品牌打响,把合作加深”的指示精神,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昭君文化活动,为新时期昭君文化传承繁荣、文旅融合发展、昭君出塞路沿线城市合作、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学术立会

昭君文化学术研究稳健起步

开局良好

图片

坚持把昭君文化学术研究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活动。组建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究中心,集聚三峡大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学科及社会各界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搭建起宜昌昭君文化学术研究平台,深入开展昭君文化研究。

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究中心和促进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将14项课题纳入中心专项基金科研项目;在扎实开展昭君文化史料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以“香溪文化”“香溪河流域文化旅游走廊”课题为重点,围绕故里昭君、昭君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开展香溪河流域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对昭君品质形成的基础研究。6年来,出版了李敏昌的《香溪文化研究》,王前程的《历代昭君文化资料整理与研究》,张芹的《昭君媒介记忆研究》,李莉、王前程的《民国以来昭君文化研究论著索引》等4本专著。

图片

成功举办了2019•宜昌昭君文化高层论坛、中国2023•兴山昭君文化国际论坛,邀请了国内外28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协、民宗、旅游等方面人士参与论坛,收集学术论文62篇,编辑出版了昭君文化《长江论丛》专辑、《中国•兴山2023昭君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论坛提出打造“中国美人城”的构想,为兴山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促进会学术委员会参与呼和浩特《昭君文库》编纂,由王前程等编著的《历代昭君戏剧作品集》(1949年以前)已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刊印出版,由章宗鋆编著的《当代昭君题材戏剧作品集》已完成初稿;由林丽萍编著的《昭君题材影视作品资料汇编》、由陈文武、宁平编著的《历代昭君题材美术作品集》已基本完成。促进会积极开展昭君文化的田野调查、传说故事收集整理,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昭君文化学术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6年来,促进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组织专家举办了近百场“昭君文化系列讲座”,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昭君文化知识。

坚持活动兴会

昭君文化文艺创作成效突出

高潮迭起

图片

6年来,促进会与宜昌市、兴山县文化社团合作,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多种形式展示昭君文化。

搭建昭君文化文艺创作平台。与市文联联合召开推进宜昌昭君文化品牌建设座谈会,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昭君文化品牌建设座谈会精神,共商合作打造昭君文化品牌的措施。市文联在昭君村设立“昭君文化创作中心”。“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在昭君村挂牌、“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写生基地”在朝天吼景区挂牌。

图片

促进会在昭君村举办昭君文化楹联、书法、美术作品征集、笔会等活动,在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媒体刊发推介昭君文化、讴歌昭君故里变化的作品;组织开展市艺术家为昭君村捐赠作品活动,收集了一批昭君文化研究、创作资料;从王昭君纪念馆馆藏的2000余幅名人书画作品中精选出100幅作品,编辑出版了《王昭君纪念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创作了“昭君别乡”文艺节目,举办了“千秋昭君”系列展览;三峡大学文传学院师生围绕弘扬昭君文化,专题创作,自编自演,举办了“月出皓兮——三峡大学2019新年诗文朗诵情景晚会”。

图片

2019年,与市作家协会合作,面向全国发起“昭君颂”歌词创作大赛,共收到全国30个省(市区)近500名作者的600多件歌词作品,经专家评选,30首歌词获奖。2021年,与宜昌市音乐家协会合作,举办了“昭君颂”全国歌词谱曲大赛,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位作曲家创作的168首歌曲,奥地利的音乐爱好者以及著名歌唱家张也等也提交了作品。经宜昌市音协、湖北省音协、中国音协专家层层评选,39首歌曲获奖。2022年,与市舞蹈家协会合作举办宜昌首届“昭君颂”广场舞大赛。文创委与市群艺馆选取6支不同风格的歌曲,创编了民族舞、古典舞、水兵舞等6个种类舞蹈,录制教学视频,派遣舞蹈老师培训22场,参训1200余人;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等地160多支队伍参加海选;2023年9月,来自宜昌、荆州、荆门的20支队伍近600名选手在兴山同台竞技,西陵区学院街办艺术团、兴山县香溪艺术团,枝江市文化艺术馆、点军区江南秀艺术团、荆门市掇刀开心舞蹈队等获奖。《香溪香、香溪长》《在我生长的地方》代表宜昌市在省广场舞大赛中获一等奖。《在我生长的地方》被选为“万人同跳一支舞”项目,在全市推广。

图片

6年来,促进会协助兴山成功举办了5届“昭君文化旅游活动月”系列活动。自2020年起,一年一度的“昭君文化旅游节”由省民宗委、市人民政府主办。2023年中秋佳节,促进会参与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同一个月亮—2023 迎中秋庆国庆联谊晚会”,向世界华人华侨推介昭君文化,各平台观看量累计超过5000万人次。宜昌“昭君文化旅游节”提升为“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并入选宜昌市5大节庆品牌活动之一。

坚持交流活会

昭君文化交流传播互动有序

深入推进

图片

促进会成立后,积极搭建昭君文化交流传播综合性平台。依托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创建了宜昌昭君文化网站,打造“互联网+昭君文化”交流传播阵地,全面展示昭君文化的新闻动态、学术研究、文艺作品、旅游产品等相关内容。6年来,累计发表稿件2300余篇。同时,广开交流传播路径,同北京、内蒙古、山西、湖北、宜昌、兴山等地媒体建立联系机制,形成了弘扬昭君文化的媒介传播格局。

积极参与外地昭君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举办的2019年昭君文化高层论坛上,三峡大学李敏昌教授、阚如良教授作了学术报告,宜昌顺达旅行社总经理朱光英作了交流发言;在呼和浩特市2023年昭君文化研讨会上,三峡大学王前程教授发表了《从中国文人对四大美女的评价看昭君出塞的独特价值》的主旨演讲;在昭君文化旅游联盟座谈会上,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卫华就塑造昭君文旅品牌进行了发言,展示了宜昌昭君文化的最新成果。

图片

2023年9月,在兴山召开昭君出塞沿线城市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围绕“携手弘扬昭君文化,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深入协商,签署了昭君出塞沿线城市文化旅游合作协议,建立了联席会议活动机制。

2023年10月,促进会组团参加2023西安•昭君旅游联盟活动,观摩西安易俗社创作演出的大型秦腔历史剧《昭君行》,祝贺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昭君文化委员会成立,研讨交流昭君文化。

图片

在山西朔州市朔城区2023年昭君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上,由兴山县人民政府赠予的高3.3米的汉白玉王昭君雕像,在朔城区青钟村昭君墓前正式揭幕,供世人祭拜景仰。

2021年至2023年,促进会配合宜昌市对台办、兴山县政府,连续举办了三届鄂台(苗栗)昭君文化交流活动,兴山、苗栗两地昭君文化爱好者、大陆新娘及其家属踊跃参与,两地昭君文化社团互赠“两岸一家亲”书法作品、“永系情谊”锦旗,表达两地“共传昭君文化、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景。

图片

6年来,促进会多次组团到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及西安宣平里、榆林红碱淖、朔州青钟村、鄂尔多斯昭君城等昭君文化景区学习考察,共谋发展。


坚持服务强会

昭君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突破

融合发展

图片

积极搭建昭君文化旅游合作平台。促进会于2019年发起成立了“昭君文化旅游联盟”,按照品牌共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互通的要求,联合鄂、豫、陕、晋、蒙5省(自治区)10市(州)38县(区、旗),串联了130多家旅游景区、文创公司等市场主体,合力打造“一路三家多地”(昭君和亲路、昭君老家、昭君娘家、昭君婆家,昭君出塞经过地)国家级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打造“昭君和亲路”精品旅游线路建议案,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重视和社会各界关注。

围绕“建设昭君故里旅游目的地”目标,组织专家学者到昭君村调研,向兴山县政府、兴发集团提出了《关于兴山旅游发展与昭君村景区开发的建议》,多次参与朝天吼夜景夜游夜漂工程、高岚国防教育基地、仙侣山景区规划评审,研究完善优化景区建设方案。高岚大峡谷旅游度假区于2022年1月被评为省级度假区,高岚国防教育基地于2023年10月获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称号。

图片

协助昭君村昭君纪念馆和史料馆建设,积极为研学旅、自驾游、昭君和亲号旅游专列、三峡游轮进昭君故里等活动出谋划策。2022年,“屈原昭君故里”非遗之旅,名列全国12条线路榜单,成为湖北唯一入选全国非遗主题之旅线路。


坚持政治建会

促进会自身建设对标发力

争创一流

图片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公益性社团组织的根魂所系、立会之本。2019年11月,促进会开展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特邀李敏昌教授作辅导报告,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贯彻市委宣传部品牌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市《昭君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加强促进会组织建设。促进会有党员119人,按要求成立了功能性党支部,并定期开展主题党日、主题党课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明确会长、副会长工作职责及各委员会的职能、任务,坚持会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制度。6年来,定期召开理事会,审定促进会工作报告、工作要点,确保促进会工作规范运行。

加强促进会法规制度建设。向社团登记管理部门报备了全套文件资料,完成了社团的法人注册登记等工作。积极参加市民政局组织召开的宜昌市社会组织党建和政策法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法治意识和管理水平;制定了6个配套制度,全面规范促进会运行管理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加强促进会自身品牌建设。加入宜昌市社会组织总会,申报参加市民政局组织的学术类社会团体评估工作,2021年被评定为宜昌市4A级社团组织,促进会工作受到主管部门和社会肯定。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