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民宗委下发《关于命名2023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命名兴山县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近年来,兴山县作为民族团结和平使者王昭君的故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擦亮昭君民族团结品牌,突出四个重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王昭君纪念馆荣获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先后成功创建7个全省、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坚持高位推动。牢固树立创建工作全县“一盘棋”思想,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每一个层级都有专人研究、专人部署、专人落实、专人推动。
构建精神家园。充分发挥昭君文化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昭君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以昭君出塞、民族团结为主旨,提炼出“和美、诚信、开放、图强”的兴山精神,以“和美兴山”作为对外宣传的主题,大力弘扬“能扛事有担当”新时代昭君精神。
加大宣传力度。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载体,广泛开展“土家民族风情节”“丰收节”“昭君文化论坛”“中秋月圆忆昭君”“留在兴山过大年”等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争取省民宗委自2020年开始主办“昭君文化旅游节”,每年有省内外民宗系统领导嘉宾和万余名各族群众参与其中。
培育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
大力推行学校创建。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全员育人职责,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该县在校内设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橱窗,开设了昭君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唱昭君歌曲、吟诵昭君诗词,并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中心小学、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实验小学结成对子,共同传唱昭君故事。
探索推行校外创建。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县内各类教育全过程,将青少年宫、天音琴行等新社会组织纳入民族团结创建的对象。建设民族文化长廊,开设民族团结专题课和书法绘画特色课程,开办了民族团结宣传专栏,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实践推行嵌入创建。为了让全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学习、生活,利用春节带他们参观昭君纪念馆,感受过春节的浓厚氛围。利用国庆节,同他们开展“我与国旗同框”合影留念,通过嵌入式教育,引导各民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实验田”
聚焦国字号基地。昭君纪念馆是国家民委2006年命名的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该基地通过情景式讲解、文化文艺展示、研学活动等多样化讲好昭君出塞故事,全面介绍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昭君出塞史实及党的民族政策。基地每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开展研学活动100多场次,惠及2万多名青少年,深受港澳台地区广大同胞喜爱。
聚焦国有大企业。宜昌兴发集团是县属国有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410位,2017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企业。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兴发集团到新疆、贵州等民族地区投资兴业,带动民族地区发展、带领各民族群众致富。湖北昭君旅游公司以昭君文化品牌为核心,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倡导成立“一路三地多家”昭君文化旅游联盟,2020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企业。
聚焦重点村社区。高桥乡贺家坪土家族村是全县唯一民族村,该村放大民族优势打好“旅游牌”、瞄准民族优势打好“文化牌”、突出民族优势打好“红色牌”,2021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先进事迹在“湖北民宗”微信公众号上得到推广。夫子社区位于古夫城区,立足辖区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的特点,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将辖区内的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结出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果”
强产兴县建设幸福兴山。兴山县积极融入和服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战略全局,锚定“六创六争”奋斗目标,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四化同步和城市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泛神农架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群众收入稳步提升。
文旅融合建设和美兴山。定期组织举办“昭君文化旅游节”“重走昭君和亲路”等文化交流活动,与和亲路沿线5省10市组建旅游联盟,打造昭君和亲路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使兴山县成为“旅游促进各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重要目的地。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为抓手,推出互动式青少年研学旅行活动,仅2023年就接待来自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民族地区,武汉市、云阳县等省内外95所学校或团体的学生共计33484人次来兴开展研学旅行。
共建共治建设平安兴山。兴山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带领各民族群众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文明积分银行”“诚信超市”“红黑榜”机制,开展“立家规、传家训、育家风”活动,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深入各族群众心中。
来源 | 兴山统战
通讯员 | 谭俊逸 邹远瞩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