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乡板庙村刘发成:设施大棚产业旺,种植能手致富忙

雨后初晴,兴山县榛子乡板庙村的设施大棚内十分热闹,采摘、装箱、发车,43岁的刘发成和他雇请的工人们在大棚内忙得脚不沾地。

筚路蓝缕,鼓足干劲在种植路上跑出“加速度”

2005年,长期种植烟叶的刘发成敏锐地嗅到蔬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决定在辣椒产业上大展拳脚,当年种植了30亩辣椒,纯收入达到15万元。2014年他又扩大种植规模,并且开始转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一次发展了100亩露天西红柿,但是天不遂人愿,当年因受长期阴雨天气、蔬菜市场行情低迷等影响,直接亏损50万。出师不利的他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越挫越勇,刘发成对家人说:“困难是暂时的,既然选择发展这项产业,就要坚持下去!” 2015年他又种植露天西红柿40亩,当年收入达到70多万元。

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在种植路上打造“高质量”

通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刘发成清醒地认识到高山地区种植露天西红柿存在两个明显劣势,一是消费者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西红柿农药含量超标,从而产生不敢消费的恐惧心理;二是山区自然灾害频发,无霜期、采收期偏短,西红柿收益较少。“自己关起门总结摸索是远远不够的,我决定走出去看看。”刘发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家人。他到长阳和荆门,实地考察彭墩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向当地蔬菜种植专家学习种植技术,了解相关市场信息。回来后,他开始在兴山县榛子乡板庙村四组发展设施栽培,当年投入36万元,发展20亩大棚西红柿,亩产量达到5000公斤,西红柿销售均价达到2.6元每公斤,当年收入达到47万元。

设施大棚种植的优势让刘发成坚定了高山设施农业的信心。2018年,在县直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新建设施大棚25亩,新建工厂化育苗大棚1个,并钻研“花园里”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同时为有意愿转型发展的种植户提供秧苗,带动周边种植户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路子。

稳中求进,多谋善虑在种植路上擘画“新蓝图”

对于蔬菜产业的发展,刘发成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转变生产模式,为解决大棚西红柿重茬危害,他采取休耕、轮作等方式,同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023年,他创建设施大棚西红柿新品种核心示范田40亩,引进德瑞斯、齐达利、维也纳二号等西红柿品种,辐射带动周边种植户3户35亩,每亩实现纯收益12000元,同时每年吸纳1000多名村民,支付工资约150000元,为村民拓宽收入渠道。同时,他还与邻村特色产业羊肚菌产业带头人合作,探索农闲时期羊肚菌大棚种植,真正做到产业提质增效。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探索改进坡田设施大棚、附属水利设施,学习棚内吊喷打药设施等新技术,让设施农业在空间、时间、品种上使其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快速发展。

通讯员 | 姜彬彬 曾晓丽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