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山县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执法改革,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六停五不”精细化交管模式,以高品质的交管服务,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六停五不”是什么?
看这里
👇👇
日前,记者在古夫城区宝丰路看到,交警正在对道路两边未按指示标牌停放的车辆进行指导和劝阻。虽然这条路上停靠的车辆众多,但是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无论是城市主干道还是背街小巷,文明交通现已成为兴山的一道靓丽风景。


“六停”管控措施的有效实施,从根本上扭转了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局面,也让很多的商贩放心地做起了门头生意。
做餐饮生意的李琼说:“以前我们这块都不准停车,不能停车客人就不愿意来。现在中午和晚上都可以停车了,来客明显比以前多了,这对我们做生意的来说非常有意义。”

据兴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级警长胡学莲介绍,在高阳大道、王家岭等商户商贩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允许车辆临时停放,在11:40到14:30和17:30到20:30这两个时间段是可以停放车辆的。


兴山交警通过人性化城区交管模式,不仅给像李琼这样的个体户带来了更多的客流,也赢得了企业家们的广泛赞誉。
香溪大酒店经理陈娥告诉记者,以前,酒店旁边的马路设置了护栏,车辆进出酒店停车场非常不方便,工作人员将这些问题向交警部门反映了之后,现在护栏已经撤走了,为酒店经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随着执法理念的转变,服务意识的提升,交警部门也推出了更多精细化的管理措施。面对未佩戴头盔的市民,除了进行拦截劝阻外,还送上一个新头盔让其戴好,这样温情的执法行为让市民十分感慨。

据了解,自七月份“六停五不”模式全面实施以来,兴山城区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37.6%,交通违法罚款处罚量同比下降12.3%,广大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持续上升。下一步,兴山交警大队将持续优化“六停五不”人性化执法模式,落实各项精准化、精细化管理措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记者 | 黄婷婷 胡杨天奇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