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康养 处暑丨踏清秋,寻秋韵,金秋飒飒,万物飘香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处暑,即为“出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此时三伏天已过或迈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不时有秋雨降临。


处暑分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时,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夏止秋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即终止之意,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将到此为止,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如果说立秋后,暑气还很重,秋意还不够浓,那么从处暑开始就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饮食·忌寒凉甜腻

处暑时期中医称之为“长夏”,认为“长夏主湿,脾主长夏”。处暑时节,天气余热未消,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这样容易产生湿邪、损伤脾阳,出现胃痛、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因此,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久病等脾胃虚弱人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同时,脾胃吸收消化功能受损,会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种下病根。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因此,处暑要遵循“健脾祛湿”的养生原则。处暑养生总结起来一句话:保护正气,祛暑湿,防秋燥。




处暑养生·扶助阳气

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很容易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如腹痛、腹泻,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阳痿,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等。我们不光要抵御外寒,也要防止内寒。在我们的穴位里有几个强壮穴,可以拿艾条在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处灸一灸,可以温阳补气,温中散寒;还可以揉一揉强壮第一要穴-足三里,《灵枢》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




处暑养生·祛暑湿

湿气过重主要两方面原因,一是感受外来湿邪,侵犯人体;二是脾虚导致水液运化失常,湿邪留于体内难以排出。想要去除湿气可以服用健脾利气、利水化湿的中药,还可以采用针刺、艾灸、拔罐等方式帮助除湿。此外,居家可按揉以下穴位来帮助身体排除湿邪。包括前面提到的中脘、足三里,还有丰隆穴、阴陵泉、公孙穴祛湿组穴,每天各穴按压1-2次,各穴2-3分钟为宜。




处暑养生·防秋燥

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在吃方面,可以选用沙参、百合、银耳、蜂蜜、菠菜、芝麻等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防止干咳少痰或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症状。还可以通过食疗来养阴润燥,比如:银耳百合莲子汤、山药老鸭煲等。



处暑,

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节,

酷暑的余温和清秋的凉意交织,

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个美妙的节气。


通讯员 | 邓晓锋

来源 | 兴山县中医医院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