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评论】解锁数字文化建设“新密码”, 促进文化事业新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我国文化领域不断给社会大众带来以“文化+科技”为主的多元文化盛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生态等方面都拓展了新的空间,为数字中国建设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无限活力。新征程中,各地区仍要牢牢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进一步解锁数字文化建设“新密码”,以便全面促进我国文化事业“更上一层楼”。

开辟数字传播“新路径”,切实助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障碍、阅读障碍、信息障碍等,并切实形成了全新的、多元的业态模式,人们借助数字技术桥梁,能够多维度、沉浸式地与丰富文化产生了深度联结。纵观实际,从“全景故宫”展示平台到“云端”博物馆,从“数字敦煌”到元宇宙体验空间,从文化大数据到数字文创,无一不彰显着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能够为全民在感知文化、了解文化、探究文化等活动中开辟全新渠道,并展现出中华优质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优质效果。在未来,为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出现勃勃生机,可以深度围绕数字技术这一核心,为全民畅通参与渠道,使其持续深入到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展示、文化创新等活动中来,全面展现数字技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并使文化产业发展点燃创新色彩。

用好数字技术“双刃剑”,充分发挥多元文化魅力色彩。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发展,全面激活了新时期文化事业的“一池春水”,全民通过数字化创新形式,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比如数字藏品搭建起的文化品牌新通道、3D打印技术下的文化创意、VR模式下的全景式文化新体验等等,有效激活了文化消费模式,助力了文化业态生长。独具科技感和创新色彩的数字技能让原本“高冷、固化”的文化内容披上了“灵动、趣味、智慧、现代化”的外衣,全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并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虽能带来多样形式,有效吸引大众眼球,但很容易使其走入“形式化”误区,并弱化了文化元素的正面影响。要想充分发挥多元文化的魅力色彩,还是应该以生产优质内容为主,促使人们能够在数字技术引领下,真正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以此有助于更好实现科技与文化的紧密融合。

不断扩容人才“蓄水池”,全面焕发中华文化生机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数字人才是数字化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只有拥有足够的数字化人才,使其在文化领域大展拳脚,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字文化建设进程,促进文化事业新繁荣。因而各地区要有长远眼光,不断扩容人才“蓄水池”。首先,要切实做好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比如从教育阶段便开始补充相关课程,加大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还可以搭建校企合作、国际交流渠道,不断开辟广阔的成长空间,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相关文化企业还要巧用多种形式,广泛吸纳数字化人才,并以充足资金支持鼓励相关人才投入到数字化技术研发活动中来,以便促使数字化文化发展不断拓宽创新视野与思路,并助力中华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总之,不断探索数字文化建设创新策略,切实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对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积极意义,各地区要齐心协力,加快数字化探索,着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来源 | 荆楚网

作者 | 彭干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