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交节,太阳到达黄历120°。“大暑至,万物荣华”,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气温最“火辣”的时候,也是万物最繁茂的时候。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腐草上的萤火虫卵化而飞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变得闷热,土地变得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
时常出现暴风骤雨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在今年的7月23日,大暑节气即将到来,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节,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兴山位于大巴山余脉,“八分半山一分田”,作为山区农业县,大暑时节户外劳作时更应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户外温度普遍很高,要避免烈日当空的时候出门,保持一定的饮水量,从而避免“中暑”的发生。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至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可见大暑也是养生的好时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大暑将至,最为炎热,大雨频繁,天气潮湿闷热,湿气最重。
一
祛湿防暑,注重养阳
兴山地处山区,大暑时节“暑多夹湿”,“湿”为长夏之气。中医临床称为“湿邪”,其性属阴,重浊粘腻,伤人之阳气。五脏中的脾脏喜燥恶湿,脾为后天之本,“脾统血、主肌肉”“脾胃乃伤,百病由生”,《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因此,大暑养生主要在心、脾两脏,同时要注意火(热)邪、暑邪、湿邪和养护人体的阳气。
另外,中医“冬病夏治”正当时,养生可以遵从并实施中医“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比如“三伏贴”“三伏灸”“拔罐”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
急躁易中暑 心静自然凉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
1、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2、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0.5至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室外劳动者应下午三点以后再干活,并注意采取降温散热措施。
3、要注意饮食调理,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三
防皮肤病及食物中毒
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
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注意饮食卫生。
四
大暑饮食以清为补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
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
五
适当运动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大暑期间人体消耗较大,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不可过于疲劳。激烈的运动可致大汗淋漓,不但伤阴,也伤阳。大暑天不宜跋涉,最好就近寻幽。
六
防疰夏、养脾胃
疰夏,又叫苦夏,三伏天因天热下降,地湿上升,湿热交争困于脾胃之故。主要症状:不思食(纳呆)、恶心、头昏乏力、倦怠思睡、舌苔腻、小便少、汗多等。
可服藿香正气丸(水),醒脾化湿,或薏仁、白扁豆、荷叶、粳米粥以养脾胃,或辅以香砂养胃丸以健脾助消化。
来源 | 兴山县中医医院
通讯员 | 邓晓锋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