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安徽阜阳一女子被前夫“家暴”的视频热度狂飙,视频中,男子一边叫骂一边对女子拳打脚踢,顿时便激起了网友对女子的怜悯,然而,从警方发布的完整版监控视频显示,是两人多次预演摆拍的“效果视频”;无独有偶,还有一些网红“慈善博主”,通过在镜头前给贫困地区的老人、孩子分发现金、物资等方式,分享自己做慈善的过程,但是被网友发现,他们只是打着慈善的幌子,博取关注,拍完视频又将分发的现金、物资收回,令人气愤不已。
近年来,短视频飞速发展,广大网友对短视频热情高涨,加上创作门槛低、产出高,传播个性化,题材丰富多样,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在短视频开启了自己的“导演”之路。但是,一些平台和创作者为博取流量,做起了摆拍“剧情”的生意。广大网友也对这类虚假摆拍“大吐苦水”:这些短视频涉及社会热点话题,利用“人性本善”的本能,刻意营造真实感和认同感,以情绪感染力将网民情绪拉入情景之中,网友纷纷为此点赞、评论、转发,最终发现自己陷入一场“骗局”之中。
追本溯源,摆拍视频始终为了吸粉,追逐流量后接广告带货,最终实现流量变现。如果任由这类虚假“摆拍”继续野蛮生长,不仅伤害网民感情,消耗网民的信任值,透支社会信任,还会破坏网络生态环境,不利于短视频平台的健康发展。
创作者是短视频的重要参与者,当然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更多关注,但创新也要有尺度。短视频的创作者,也是流量变现的受益者,创作的内容不能以丑为美,专注吸睛,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以传播正能量为导向,创作内容上乘的作品。
短视频平台作为传播媒介,应当承担主体责任,守住底线,建立行业标准和规则。相关平台企业应当积极沟通、全力协作,学习并推广某短视频平台的新规,规定创作者制作、发布虚构内容时,在显著位置标注“剧情演绎、虚构”等相关字样,探索建立和完善覆盖短视频发展全过程的短视频行业标准;积极引导广大用户摆拍内容以积极健康向上为导向,传播正能量,对于一些不良导向、触碰红线的摆拍造假视频账号进行审核、封号处理,必要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联合治理。
短视频观众,既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发布者,每个网民都要自觉提升媒介素养,不随意跟风,保持理智的头脑,否则,我们很容易就在短视频中被欺骗感情,玩弄智商,甚至在一些网络事件中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不良导向的虚假短视频,善用举报和反馈,成为短视频发布的监督者。
多媒体时代,短视频发展通过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营造出健康向上向好的网络生态空间。
来源 | 荆楚网
作者 | 陈栅杉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