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康养 小暑丨小暑至,盛夏启,夏日绵长,化暑为安

图片

小暑节气



图片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小暑,于每年公历7月6至8日交节,暑为日土日三个字的组合会意,意为土地上下都有日光焦灼,自古就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图片

小暑三候

图片


一候·温风至

一年最热的时候登场了,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图片


三候·鹰始鸷

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兴山县地处湖北省西部,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雨量集中,炎热多伏旱。此时炎热潮湿,人们容易出现精神疲惫、口苦苔腻、胸腹胀闷、食欲不振等症状。

图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现给大家介绍小暑养生三部曲。


图片

小暑养生三部曲

图片
图片

一曰养阳:

睡眠养阳   小暑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即言夏季需夜卧早起,一般在夜间21~23时之间睡眠,早上5~7时之间起床为宜,以应四时而适寒暑。因天气湿热,夜晚睡眠质量下降,可以睡子午觉,时间不易太长,30分钟左右。

图片


饮食养阳   避寒凉,切忌贪凉饮冷,吃温热,食五谷。在民间,就有小暑“食新”的习俗。

图片


运动养阳   小暑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可选择一些柔和的锻炼方法以微微发汗为宜,如八段锦、瑜伽等。

图片


穴位按摩养阳   可长按百会、太冲、涌泉、足三里、大椎等穴位。

图片


情志养阳   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易情绪烦躁,故而需条畅情志以保持心静,“使志无怒”而损伤阳气。

图片


图片

二曰清暑:

多食清淡,少油腻,多食酸苦。酸生津,苦燥湿清火。亦可选择氧离子丰富、植被丰茂的避暑圣地度假、疗养。五谷可多吃绿豆冬瓜茶、红豆薏米粥等;水果可多吃西瓜、梨、莲子,少吃桂圆、龙眼等温性的水果。蔬菜肉类可多吃苦瓜、清炒或凉拌黄瓜、鸭肉等。

图片


图片

三曰养心:

饮食养心   天气湿热,烦躁时,可用淡竹叶、莲子心、金银花代茶饮。多吃红色的食物,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红色入心,红豆、西红柿、山楂、红枣可以多吃一些。

图片


按摩养心   可以按摩劳宫穴、内关穴、神门穴、足三里等。

图片


情绪养心   情绪调养对养心十分重要,养心首养心神,忌动怒、情绪过激,可通过闭目养神、深呼吸、适当运动、聆听音乐自我调节。

图片



通讯员 | 王宗有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