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采摘基地带动乡村旅游 记者景卫东摄
高桥乡电商服务中心 记者景卫东摄
土著鱼养殖 记者景卫东摄
龙头引领,全域联动。
山上,榛子黄粮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方兴未艾;山下,昭君村5A景区和高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如火如荼。
一批高端民宿、特色餐饮、特色农业新业态,在兴山的峡谷里、高山间,全域绽放。
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强县工程在兴山的落地生根,核心仍然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让游客“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6月底,本报记者深入兴山南阳、高桥等乡镇,探访多个文旅特色项目,实地体验兴山全域旅游发展。
土著鱼 小小鱼儿带出致富路
6月28日上午,记者从兴山古夫县城出发,一路前往南阳镇白竹村。
随着道路逐渐向峡谷深处延伸,路边绿树成荫,溪水流淌,体感逐渐凉爽。
在经过白竹村村委会不久,汽车拐入一处青山绿水环绕的河谷,抵达了目的地——宜昌昭君土著鱼基地。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沿着峡谷拾级前行,一个个活水流通的鱼池依次排列;每个池内,都有不同尺寸、规格的兴山杨鱼(齐口裂腹鱼),活蹦乱跳,自由游动。
“这是我们兴山特色冷水土著鱼,非常受欢迎,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随行的南阳镇党委书记卢盛林赞不绝口。
卢盛林的由衷赞赏,是有充足理由的。
成立于2013年的宜昌昭君土著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该镇首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多年来,公司致力于兴山历史性土著鱼种的保护与开发。2016年攻克鱼种人工繁育、微流水技术难关,人工繁育兴山杨鱼的鱼苗存活率由2014年的2%攀升至95%以上;2021年,公司为市内和市外提供鱼苗100万尾以上,成为湖北境内唯一的裂腹鱼种源地。
公司目前拥有“兴山杨鱼文字及图”“兴山杨鱼活产品”“兴山香肠鱼文字及图”“兴山香肠鱼非活产品”四件集体地理商标和国家级普通商标昭君土著渔业“香溪源”。
依托这条小小的鱼儿,该村年产土著鱼5吨以上,带动21个农户,有的发展土著鱼养殖,有的以鱼为业态发展农家乐、民宿,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公司负责人胡明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担任村书记多年,深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今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土著鱼养殖迈过一道道难关,销往宜昌周边以及武汉等地,很受市场欢迎。
目前,公司依托土著鱼基地建“神农”鱼庄,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与白竹村老百姓抱团发展,积极打造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居家旅游、亲子研学、特色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一路走来不容易,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胡明海说。下一步,他们将在土著鱼活鱼远程运输等方面下功夫,让更多城市的市民,可以吃到最新鲜的兴山土著鱼。
“并不仅仅关乎一条鱼。”卢盛林说,南阳镇地处宜昌、兴山前往神农架咽喉要道的特殊区位,也给这条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带来无限遐想,让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蓝莓部落 高山之巅的“桃源”梦想
顺着蜿蜒曲折但状况良好的路面,在怡人的高山景色中,记者抵达了位于兴山县高桥乡大槽村的“蓝莓部落”。
宜人的温度,可口的蓝莓,白色的帐篷,彩色的民宿,休闲的游客……
在炎热的盛夏,能够在这个海拔1460米的地段,闲适地躺在林间的吊床上,品尝蓝莓,感受凉风,确实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我们的初衷,就是找到一块这样类似的田园地带,让亲朋有一个聚会、休憩的地方。”“蓝莓部落”负责人之一王婧,分享了自己来到这片曾经的“蛮荒之地”的心路历程。
上世纪90年代,老家在兴山榛子的王婧和哥哥到深圳打拼,开电子厂和服装厂。通过多年摸爬滚打,有了一些积累。
在兴山老家的招商负责人动员下,2013年,兄妹俩选中位于高桥乡大槽村的这个项目。
海拔1400多米,多年平均气温11.0℃~12.2℃,7月平均气温21.2℃~26.5℃,优良的生态环境,兄妹俩的选择理由,实在太多。
“一起步就停不下来了。”王婧说,引进蓝莓,修路,打理……事情越来越多,而项目也不断完善。而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前往该项目的外部道路条件也越来越好。2018年前后,前来采摘、休闲的游客开始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在疫情期间,也一直在延续;即使外地游客减少,但宜昌城区、巴东等周边游客也络绎不绝。
游客的增加和产业的发展,也不断强化着项目的“共同富裕”属性:项目常年雇佣当地农民二十多人务工,不仅让周边农民实现在身边打工,增加收入,还让不少人学到了技术;而村里已经着手将废弃的学校进行改造,采用集体入股的形式,共同发展……
2020年,在高校文旅专家的指导下,项目正式由“蓝莓基地”更名为“蓝莓部落”。“小小的更名,体现的却是理念的变化。”王婧说,新的名字,让大家乍一听到,就知道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采摘,还有更多的乡村文旅休闲的意味。“在不影响森林原生态的情况下,正在酝酿山地健康跑等畅享大自然野趣的项目。”王婧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远离城市的静谧与自然。
红色农文旅 在革命老区生根发芽
汽车行驶在高桥乡集镇的周边,红色遗址比比皆是。
作为兴山红色政权的发源地,也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高桥现存有贺龙战壕、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湾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贺家坪战役遗址等众多革命遗迹。
1985年10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确定高桥乡为革命老区,开国中将廖汉生将军为高桥乡革命烈士纪念碑亲笔题词,上书“烈士精神光照人间”八个大字。全乡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红色底蕴十分深厚。
集镇上,一座全新的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竣工在即:这座位于兴山县高桥乡红色文化广场对面的建筑,是以革命时期的下湾区苏维埃政府为原型。
走进馆内,红色展厅、1间红色讲堂和1间红色书屋依次分布。古式天井内,一组包括多位烈士的雕塑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
集镇附近,“箩稗子”惨案遗址修葺一新:烈士牺牲的天坑附近,全新步道环绕,十余位烈士的文图简介,沿途展示,历历在目;附近的纪念馆,则有视频、文图等更为详尽的介绍。
高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明锋介绍,除了自驾游游客,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县市许多单位主题党日活动的选择,一年接待数十个大型团队,在这里感受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
“宜昌屋脊,红色高桥,白茶古树,天然氧吧”。李明锋说,依托这四张名片的独特优势,高桥乡党委政府确立了“红色茶旅古镇、双碳示范乡镇、康养度假胜地、健康产业基地”的建设蓝图。
下一步,高桥乡将不断盘活现有红色文化资源,拓展升级红色点位,持续打造巴兴归红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创建3A级红色旅游景区,全面构建红色高桥文旅组团,为老区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 | 三峡晚报
记者 | 郭孝洪 申明
通讯员 | 乔长姣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