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评论】让“航天精神”照亮逐梦道路

朝霞映红日,大漠展红旗。华夏同喜庆,民族长精神。2023年6月4日6时33分, 载着“追梦乘组”的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载人飞行任务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

时隔186天,当我们在美丽的地球再见“追梦乘组”,个人崇拜感和民族自豪感再次油然而生。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组成的神舟十五号“太空出差”三人组之所以被称为“追梦乘组”,是因为时年57岁的费俊龙,17年后再出征;时年56岁的邓清明,25年终圆飞天梦;时年46岁的张陆,首飞前艰辛训练12年。一个个年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人日复一日严苛的训练、超乎常人的自律、精诚团结的付出。正如航天员邓清明所说:“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最好的准备,就是时刻准备着;最清澈的爱,就是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倾其所有。今年5月30日,搭载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此之前,当问及三次问鼎苍穹,并且已经57岁的航天员景海鹏,为什么还选择飞天时,“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中国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坚决不会放弃;只要中国航天需要,就坚决不会推辞,这就是中国航天人的执着和坚守。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六号,从无人到载人,从单载到多载,从空间交会对接到空间站建造,中国航天员共29人次、18人完成飞向太空的任务。今天,放眼神州大地,“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中国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这一项项骄人成绩的取得是一代代科学家胸怀祖国和人民,甘坐“冷板凳”,甘愿当人梯,勇攀科技高峰的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当代青年生逢盛世,恰逢其时,逐梦的道路上难免遇到荆棘和羁绊,或许会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只要我们要让“航天精神”照亮逐梦道路,让“航天英雄”激励赶考之路,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能力本领,就一定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辉煌,展现新作为。

来源 | 荆楚网

作者 | 朱江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