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评论】多管齐下,助推大学生就业多元化发展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的创历史新高。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关键阶段。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加大对吸纳高校毕业生数量多的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深入实施“三支一扶”等计划,推动应届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历来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既是稳住就业“基本盘”的现实需要,也是广大毕业生和万千家庭的殷切盼望。

建立健全高校就业多元化指导体系,做好高水平的高校就业前置指导工作。要从大一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及早培养职业素质,并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奠定坚实基础。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领学生的未来职业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指导学科建设,加大专职教师培养力度,促进就业指导教师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省市之间和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就业信息联通,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校内信息化平台,保证就业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学生中,并能及时反馈。逐步形成高校高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模式。

多措并举,拓宽渠道,促进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大学生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宝贵财富,各级政府应逐渐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从国家的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切实推动社会用人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消除人为市场分割,疏通大学毕业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就业的渠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确保社会内在的人才需求尽可能地转化为有效的人才需求。最大限度地从政策上、管理上消除鸿沟壁垒,为大学生创造公平就业竞争环境。不断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就业空间,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并切实从解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角度考虑,持续优化吸引大学生立志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不断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扩展大学生就业空间。逐年减轻中小企业缴费,发挥吸纳就业岗位的积极性。政府应根据企业吸纳劳动力状况来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力度,给予优惠政策不断减轻中小企业缴费,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地发展和不断增加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需求。指导各地合理挖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中的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发挥智力优势,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创业。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就业。

转变择业观念,拓宽自身就业方向多元化。观念决定出路。实践证明,毕业生要尊重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积极转变求职观念,尤其是要打破就业“一步到位”的想法,才能通过奋斗拼搏实现从“铁饭碗”到“好饭碗”的就业发展。广大毕业生要适应新形势,更新就业认知,树立正确就业观,拓宽就业范围。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选择适合自己,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岗位,踏踏实实干事创业。与此同时,又要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提升素质,拓宽职业视野,坚决杜绝“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等错误思想,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勇于到基层,到最艰苦的地方就业创业。当前,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问题仍很突出,难以适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需要。高校毕业生应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转变就业观,勇于选择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拼搏奉献在更广阔天地开启精彩人生。

作为当代高校毕业生,需对自身定位、职业目标、职业机会、发展区域等有清醒认识与理性判断。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不负韶华、不辱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来源 | 荆楚网

作者 | 兴山县政府办公室 陈宋华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夏禹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