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上海浦东新区发布了一系列人才发展新政策,提出“2025年人才资源总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的目标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各地的“人才引进”计划也纷纷提上“日程”,召开新春引进人才会,释放“聚天下英才,招贤良能士”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要构建“十步之泽,必有芳草”的地区良好发展生态,充分激活人才发展引擎,激发人才阵地磁场,“引”字功夫不可少。
近年来,青年人才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工作的“领头羊”和“生力军”,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积蓄了强大发展动能,于是各地的“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人才引进计划也竞相涌现。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引进人才数量“虚高”、引进“超速”的现象,未立足实际,以“需”择人、依“岗”选人。如果不成熟地考虑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片面追求人才招引数量,盲目引进“高精尖”人才,很可能造成当地财政压力和人才浪费,使得人才和发展互不平衡、互为负担。因此,以地方“发展容器”为大小,“量体裁衣”“量质结合”的做好“引”字工作,才能更高效地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充分释放人才蓬勃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这也意味着吸引人才需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引才政策。2018年,苏、浙、皖、沪共同签署《三省一市人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浙江省打造的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吸引2300多名工程师,为1400多家企业服务,通过创建“智囊团”平台,加大和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江苏南通的如东县按照“沪深孵化,如东转化”的飞地理念,先后在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上海康桥先进制造园、深圳福田289数字半岛等地建立飞地投“孵”平台,通过“飞地”理念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0名,形成“刚性不足柔性补”协同创新模式。2022年兴山县在宜昌市“1+4”人才新政基础上,大破思想之“冰”,超常规实行人才“七引新政”,吸引大批人才来兴求职,其中研究生学历、“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分别是前五年总和的1.5倍、1.9倍、4.3倍,通过简化招考程序,拓宽引才渠道,让人才引进更加高效便捷。除了以上做法,打造引才品牌载体、“联姻式”柔性挂职、候鸟式聘请专家等等开放性引才机制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各地用引才特色做法进一步打开了人才引进多元化、个性化的大门。
引才程序的规范、透明、公正也为引才保质保量工作增添了“砝码”。一是要始终依岗选人,做好统筹规划。引才工作需在同级组织、编制、人社部门牵头下,各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实施,紧紧围绕急需、紧缺相关专业,从编制池实际出发,制定出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计划表。二是要坚持公开透明,做到程序规范。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等七道程序,需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和相关程序要求,安排专人专项负责,做到细化流程、责任到人,保证引才工作能公开、能被晒。三是要紧盯保密工作,做到客观公正。面试环节可做好“三变”工作,如本地考官变外地考官,前夜出题变清晨出题,单方抽签变双方抽签,同时面试全程录像,纪委干部监督,最大限度堵住“暗箱操作”、“漏题泄题”等漏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如果说“引”字工作是人才引进的“龙头”,“育”“用”“留”字工作则是“龙身”和“龙尾”,只有同时蓄力、共同发力,才能“一条龙”激活人才发展“春江水”,尽显人才领航的百舸争流之势,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发展生态。
来源 | 荆楚网
文评 | 兴山县委组织部 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