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 扮靓和美兴山——兴山县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纪实

三峡日报2022年10月27日

12版整版报道
兴山推进美好环境
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纪实

图片

全文如下



图片

▲兴山县委领导到古夫镇麦仓村参加屋场院子会,倾听村民需求。宋正殿 摄


兴山山大人稀, 如何凝聚基层治理合力,解决困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兴山持续推进筑堡工程,做深做实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兴山县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科学务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一是分类施策,全域推进。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思路,一头树先进典型,一头做后进转化,带动中间区域全域推进,即选定11个群众基础较好的村(社区)作为省市级试点,由县委常委牵头挂帅,同时选取27个基础条件薄弱的村作为县级试点,由县级领导及乡镇党委书记领衔指导,其他村(社区)由县直帮扶单位蹲点主抓。目前,所有试点工作均按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二是三级联动,齐抓共管。严格执行“一个试点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部门包保、一个专班蹲点主抓、一套方案”工作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县级领导现场调研指导127次,包保单位一把手、乡镇党政主职现场推进363次。38个试点村(社区)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组织体系,成立党小组141个,确定党员中心户448户,组建村民议事会、平安联防队等群众性自治(兴趣)“微组织”120余个。三是深入研究,政策支持。通过头脑风暴、单位党组会议和专题会议等形式多轮次组织相关部门讨论研究《农村小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共同缔造“以奖代补”管理办法》《选派共同缔造项目辅导员办法》等8个配套方案,现已印发实施;落实2022年度共同缔造专项资金,全力保障共同缔造顺利实施。四是深化认识,凝聚共识。8月30日至31日,组织所有乡镇、村和有关部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专题培训;9月28日,以主会场+分会场视频培训方式,举行共同缔造活动暨筑堡工程专题宣讲培训,切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转变思想、统一认识、推动工作。同时,兴山县通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包保责任单位领导等力量,走村入户,召开屋场院子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全员全域宣传动员,激发群众能动性,做好“共同”文章,密切干群感情。活动以来,共组织填报调查问卷、开展屋场院子会453场次,群众参与14847人次,共同缔造理念入脑入心,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峡口镇岩岭村“禁塑”、高桥乡贺家坪村“清洁日”、古夫镇龙池村微环境改造和水月寺镇高岚村“线上+线下”定制共同缔造“幸福账单”和多村共谋共建抗旱自救等一批典型。共同缔造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大家齐心协力,扮靓和美兴山。


发动群众

决策共谋

峡口镇岩岭村:

缔造美丽院落 端牢旅游“饭碗”

图片

▲岩岭村彭家岭片区10余户村民搬砖,在道路两旁修葺栏杆。别会林 摄


岩岭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可在几年前,还是众人眼里的落后村,“脏乱差”的村庄环境令人发愁。随着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村庄全域环境提升迫在眉捷。

“关键在转变人的思想!”村党支部书记唐志盔一语中的,坚定指出打造美丽院落的核心在于转变村民思想,组织发动他们参与进来。

怎么转?“门前整洁有美感,有风景树、有小花园,所有农具物品摆放整齐。”唐志盔率先描绘愿景。岩岭村围绕“怎么建”“由谁建”“建成什么样”“谁来管”等内容在彭家岭、阴湾和唐家院子召开多场院子会,反复征求意见,同村民商定改造事宜。村民主动性得到充分激活,10余户村民立即动手清除杂草,清理旧林。

一呼百应,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这是我家房前屋后的事,我得参与进来。”70多岁村民彭乃国出钱近万元打通坎上坎下路,修建花墙10余米。在他的影响下,邻居彭乃然也坐不住了,出资5000元拓宽门前路方便出行。自院落改造启动以来,彭家岭片区村民无偿拆除旧房猪栏牛圈660平方米,党员、村民代表近50人投工投劳,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十余吨,阴湾片区村民合资1500元收购他人废旧房屋,自发投工投劳完成15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共同助力美丽庭院打造。

老旧院落变身美丽庭院,不仅靠建,更靠治。“以前都是村保洁员突击打扫卫生,人手少效果不好,现在每个人都是保洁员、监督员,环境大变样了!”村民刘忠英惊喜道,自从岩岭村成立“五会三队”组织架构,全村每户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参与环境卫生、文明劝导等事务中来。同时,由村委会统一购买路灯、防护栏、健身器材等设施,采购秸秆粉碎机4台,村民自行使用管护,共同维护院落新面貌。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水平,岩岭村还创新推出“禁塑”行动,村委会免费为村民发放玻璃杯和纸杯4.2万余个,村里的红白事也由红白理事会统一提供不锈钢餐具,从源头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岩岭村通过乡村环境卫生的共同缔造,点靓岩岭,昔日的贫困村成为“网红村”,村民把旅游饭碗端得更牢,现在村里发展民宿6 家、农家乐9家。村里新开业的岩上茶居民宿酒店火爆市场,进一步促进了村民增收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依靠群众

发展共建

黄粮镇金家坝村:

村民出资出力 共建致富产业路

图片

▲金家坝村六组召开屋场院子会,集体评议彭家墩至聂家院子道路建设项目。张瑞琪 摄


“以前这条路窄,路况不好,车辆通行都困难,现在大家伙儿集中一整治,农用车、农机都能开到家门口了。”10月21日,在兴山县黄粮镇金家坝村彭家墩至聂家院子新修建完成的道路旁,村民彭宏光笑着说道。

彭家墩至聂家院子这条路,是连接两个湾组的必经之路,也是农田作业,物资运输的主通道。但是因为年久失修,该路段路面坑洼,局部路面泥泞不堪,无论晴雨通行能力都较差。何时能将该路段提档升级,提高生产生活效率、质量,成为了两个湾组村民的心愿。

在金家坝村委会的精心组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院子会火热地开展起来,村民们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就最关心、最紧要的村务建设大小事开启了大讨论。其中,有关彭家墩至聂家院子道路提档升级的建议,在本次屋场院子会中提及频率最高,民众呼声最响。

“莫说车过不了,人走路过去要么一身灰,要么一身泥,就我看呀,这条路修不好,其他的事都忙活不动。”村民王国兴说道。

“村里要是定下来修这条路,我第一个同意,要是没钱,我们大家伙凑凑,要是没工,我们自己也能上。”村民彭叶雄支持道。

……

金家坝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认真听取村民意见,将其记录整理妥当后,现场选举出4位村民代表专门成立共同缔造议事组,就彭家墩至聂家院子道路建设有关事宜再讨论。

“考虑到现实需求,这条路不仅要扩宽,还要把路基夯扎实。如果有需要占老百姓菜园子的,我来出面沟通,相信一定能获得大家的支持。”金家坝村支书陈光红提议。

“修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咱们村里也没多少钱,我建议发动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参与道路共建。”共同缔造议事组成员田云年说道。

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形成解决方案:由村委会联系施工设备,村民组长和共同缔造议事组负责共筹修路资金,党员中心户和村民代表出面协调施工征地,最后修路成果由所有村民验收。说干就干,各方通力配合各司其职,协调挖机、联系碎石等事项有序进行,同时发动20户村民参与筹资,通过现金、微信转账等方式共筹资3.4万元,村民彭杰、彭兵、王国兴、彭家兵等一行人自发到施工现场帮忙清理、平整路面,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9月底圆满完成道路施工。

道路的修建,获得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陈光红开心地说:“这条路不仅是带领我们的‘致富路’,也是党群同心共进的‘连心路’。”


组织群众

建设共管

高桥乡贺家坪村:

“你干我看”变“大家一起干”

图片

▲贺家坪村开展“清洁日”行动,发动村民在该村露营基地清理杂草。刘晖 摄


岩岭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可在几年前,还是众人眼里的落后村,“脏乱差”的村庄环境令人发愁。随着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村庄全域环境提升迫在眉捷。

“关键在转变人的思想!”村党支部书记唐志盔一语中的,坚定指出打造美丽院落的核心在于转变村民思想,组织发动他们参与进来。

怎么转?“门前整洁有美感,有风景树、有小花园,所有农具物品摆放整齐。”唐志盔率先描绘愿景。岩岭村围绕“怎么建”“由谁建”“建成什么样”“谁来管”等内容在彭家岭、阴湾和唐家院子召开多场院子会,反复征求意见,同村民商定改造事宜。村民主动性得到充分激活,10余户村民立即动手清除杂草,清理旧林。

一呼百应,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这是我家房前屋后的事,我得参与进来。”70多岁村民彭乃国出钱近万元打通坎上坎下路,修建花墙10余米。在他的影响下,邻居彭乃然也坐不住了,出资5000元拓宽门前路方便出行。自院落改造启动以来,彭家岭片区村民无偿拆除旧房猪栏牛圈660平方米,党员、村民代表近50人投工投劳,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十余吨,阴湾片区村民合资1500元收购他人废旧房屋,自发投工投劳完成15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共同助力美丽庭院打造。

老旧院落变身美丽庭院,不仅靠建,更靠治。“以前都是村保洁员突击打扫卫生,人手少效果不好,现在每个人都是保洁员、监督员,环境大变样了!”村民刘忠英惊喜道,自从岩岭村成立“五会三队”组织架构,全村每户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参与环境卫生、文明劝导等事务中来。同时,由村委会统一购买路灯、防护栏、健身器材等设施,采购秸秆粉碎机4台,村民自行使用管护,共同维护院落新面貌。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水平,岩岭村还创新推出“禁塑”行动,村委会免费为村民发放玻璃杯和纸杯4.2万余个,村里的红白事也由红白理事会统一提供不锈钢餐具,从源头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岩岭村通过乡村环境卫生的共同缔造,点靓岩岭,昔日的贫困村成为“网红村”,村民把旅游饭碗端得更牢,现在村里发展民宿6 家、农家乐9家。村里新开业的岩上茶居民宿酒店火爆市场,进一步促进了村民增收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引导群众

效果共评

水月寺镇高岚村:

推行文明积分制 “兑”出文明新风尚

图片

▲10月20日,高岚村二组村民举手表决通过水管维修管护事宜。雷巍巍 摄


“真的很开心!参与乡村治理后获得积分,在村委会就可以兑换商品,接下来我要攒到400分兑一桶食用油!”10月13日,水月寺镇高岚村村民王美刚被授予特别进步奖时表示。

“学生考上本科、孩子参军可以积分”、“投工投劳、投资投物参与项目建设,参与公益性项目建设管护,都能得到积分。积分越多,拿到的奖品就越多。”说起积分制,兴山县高岚村村民无人不晓。

兴山县高岚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高岚大峡谷所在地,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村里的很多村民抓住机遇,在景区开店经营旅游产品,吃起了旅游饭。全村362户、1268人,300余人在景区就业,开办了68家民宿、48家餐饮店、26家销售门店。村民一心放在生意上,对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疏于打理,对村级事务也不太热心。

乘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东风,村“两委”迅速行动,着手起草积分制初稿,按照“1+1”工作机制(即一名村干部负责一个区域,一个区域自行推选一名召集人负责沟通协调村湾事务),全村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村湾召开共同缔造屋场会,征求村民对积分制方案的意见。经过三轮修订,终于定稿。

积分有加有减,奖惩分明,环境卫生优能积分、乱扔乱倒垃圾要扣分……村里建起积分超市,村民凭积分兑换物品。

高岚村二组民宿文化村小区和一组马儿坝的村民向村委会反映,希望在房前屋后增加照明设施、加装路灯。通过召开屋场院子会,集体决定群众自己投工投劳,将节省出来的工程费用和人工费用,用于购置更多路灯。对参加建设的群众,都给予加分。

“我干过水电工,家里、店里的水电坏了,都是自己修,只要大家信得过,我愿意出份力。”党员黄家仁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我看行,趁着现在不是旅游旺季,大家搭把手,一家出一个劳动力,多装几盏,既能照亮我们的回家路,还能挣积分,一举多得,我报名!”村民黄德三说道。

小积分撬动了乡村大治理。开展共同缔造积分制管理以来,全村共投入80多个义务工,疏通了680多米水管,清洗了8次水池,修通了350米的环村湾公路,建起了两个28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停车场……


服务群众

成果共享

古夫镇龙池村:

打造共同缔造微景观工作坊

图片

▲古夫镇龙池村村民主动投工投劳,与志愿者一起参与微景观打造。张提恒 摄


龙池村距离兴山县城仅6公里路程,位于古夫镇东南方向,纳仙侣山之灵气,藏龙眼之秀泽,兼得山水之灵秀, 村内有仙侣山、龙眼梯田、青草池、洗墨池、莲花池、红庵传统村落等丰富的自然景观。

作为全省20个共同缔造共建活动试点村之一,龙池村从入选以来,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认真梳理思路,大胆探索推进,目前已初现成效。

从7月份开始,龙池村“两委”班子相继开展了宣传培训、入户查勘、征集意愿等群众发动工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前往恩施店子坪、罗田苍葭冲等地考察学习,学习共同缔造理念如何应用到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邀请工作坊帮扶团队两次来村里举办座谈会、培训会,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理清工作思路。

首次的设计改造范围是龙池村五组莲花池三处场地,通过龙池村共同缔造微景观工作坊专家团队与村民之间的共建共享,将把该区域打造成村域旅游核心服务区,成为村域旅游线上的中转和休憩点。在第一处场地,专家团队经过实地调研与入户座谈,听取村民意见,和村民共同协商讨论,从满足农户日常生活需求与发挥场地独有特色角度出发,通过创造特色的共享活力空间彰显场地人性化与个性化特色,为村内群众及外来游客提供公共休闲空间。在第二处场地,专家团队经过和村民深入调研沟通,将根据现场情况梳理道路和庭院种植,划分休闲区,把庭院景观和老房子巧妙串联结合,营造传统美学空间,村内群众及外来游客均可在此休憩娱乐。在第三处场地,专家团队得知村民张长生勤劳热情爱干净,他在外地有民宿经营经验,有改造民居和庭院做民宿生意设想,计划利用他家的老物件,巧妙运用新方式,营造休闲美学庭院环境,同时满足户主自住及游客打卡需求。

从广东赶回的乡贤代表邓强林说:“在这次回村参加共同缔造微景观工作坊启动仪式上,我为家乡奉献一点爱心,钱不在多,有心则诚,龙池村是我的家乡,30年前贫穷的龙池村,是我最想逃离的地方,而如今的龙池村,是我最想回来的地方。”


三峡日报通讯员向定飞 杨自林 邓莉珺 张瑞琪 袁书清 李明 袁裕树/文


(来源:三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