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天气概况
(一)降水情况
1、1月以来降水实况
1月1日至7月14日,我县降雨前多后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平均累计雨量507.7毫米,较历史同期(503.8毫米)接近持平。其中3月降雨(156.5毫米)较历史同期(43.1毫米)偏多3倍,4月降雨(151.6毫米)较历史同期(84.8毫米)偏多8成,5月至6月降雨偏少5成,并出现阶段性高温晴热天气。
2、入汛以来降水实况
5月1日至7月14日,平均累计雨量155.9毫米,较历史同期(336.2毫米)偏少5成,降雨量为1961年(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出现阶段性晴热少雨天气,造成我县大部地区出现中度、局部重度气象干旱。其中梅雨期入梅和出梅均偏早,梅雨强度偏弱,仅有两次2次区域性降雨过程(6月22-23日、6月27日)。
(二)温度情况
1、1月以来气温实况
1月1日至7月14日,气温起伏较大,“倒春寒”与晴热高温先后出现。平均气温16.5℃,较历史同期(15.8℃)偏高0.7℃。5月以来出现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平均气温偏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
2、入汛以来气温实况
5月1日至7月14日平均气温25.0℃,较历史同期(23.8℃)偏高1.2℃。兴山国家基本气象站日最高气温≥35℃的27天,最高气温≥37℃的15天,最高气温≥40℃的2天,高温日数居1961年(61年)历史同期第二位;全县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2.3℃(7月11日,南阳镇南阳站),为2012年(10年)建站以来排名第一。
二、气象服务情况
(一)气象信息发布情况
1月1日至7月14日,我县共发布一周天气预报28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7期,专题气象服务38期,气候趋势预测7期,气象服务快报10期,天气快报16期,烟叶生产气象服务13期,菜薹生产气象服务13期,三农气象服务周报45期,农气月报7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6期,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8期,柑橘销售服务3期;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94期。县气象台严格落实“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积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防雹增雨作业情况
1月1日至7月14日,我县干旱与局地强对流天气并发,县气象台精密监测天气变化,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县人影办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县人影办严格落实“军事化管理,信息化指挥,规范化作业,精准化服务”的要求,积极发挥人影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截至7月14日,全县共开展作业100次,用弹3027发。其中增雨作业25次,火箭25枚、炮弹400发;防雹作业75次,用弹2602发。
三、后期天气趋势
(一)未来一周天气趋势
预计未来一周我县前晴后雨,气温前高后低。具体预报为:15~17日白天晴到多云,午后到夜间局部有分散性强对流,低山河谷地区最高气温36~38℃,局部可达39℃以上,高海拔地区29~35℃;18-21日有一次中到大雨天气过程,高温明显下降;22-23日多云到晴。
(二)盛夏期间天气预测
预计盛夏期(7-8月)我县高温少雨,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偏多,两段高温过程,预测分别出现在7月上旬后期至中旬,7月下旬后期至8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以上。
(三)建议
1、加强干旱防御准备工作。盛夏出现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大,需做好蓄水保水和阶段性干旱天气防御准备工作;
2、防范高温热浪不利影响。盛夏有两段高温天气,将对人民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需做好防暑降温;加强农田管理、电力调度等工作。
3、加强防御对流天气灾害。我县盛夏常受副高外围气流影响,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坨子雨”特征明显,需防范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4、及时开展防雹增雨作业。盛夏期间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人影办要确保弹药充足及时申请购买弹药,及时开展防雹增雨作业,发挥人影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来源:兴山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