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破难勇创新 昭君故里满眼春——兴山县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调研文明创建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浩调研文明创建工作。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万茜看望新时代好少年李鑫玥。

“万人洁城”志愿服务活动。

古夫镇昭君路好人街。

记者王铁 通讯员聂心燕 李建铭 黄达敏

正是初夏好风景,且待盛装迎客来。在喜迎郑万高铁全线通车之际,兴山沸腾了,18万兴山儿女群情激昂美化亮化昭君城,切实提升百姓幸福感,用高颜值的文明县城,喜迎四面八方的游客。

昭君故里美如画,处处盛开文明花。

翻开往昔画卷,2020年兴山县城以高分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村镇验收,这是该县继2009年首获全国文明县城后第四次获此殊荣。

成绩是对过去的肯定,成绩更能催人奋进、继往开来。为巩固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兴山人民向高处登攀,向远方前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上永不懈怠、永不停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兴山始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普惠百姓的发展目标,攻坚破难勇创新,在前行路上,兴山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适宜居住、旅游、兴业的祥和之地。目前,兴山新增4A级景区1个,古夫镇深渡河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昭君村获评全省首个“中国最美乡村”,兴山县荣获“湖北旅游强县”。兴山县水上生态路入选2021年度湖北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一个个荣誉背后,印记着前行路上的一串串文明创建坚实脚印。

“创城不止步,创新无止境。我们以创建志愿之城、好人之城、和美之城为载体,融入昭君元素,展现和美文化,厚植文明沃土,展示城市形象,让文明花开香满城。”

日前,在该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上,县委书记曹宏伟强调,文明城市创建没有终点,在全力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之际,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美化亮化昭君城,以最优质的整体形象迎接中外游客。

增添创城动力

满城尽是志愿红,香溪劲吹文明风。

“从星星点点到35000多名志愿者的庞大群体,兴山在建设文明城市中以倡导志愿理念、探索制度创新、培训城市精神为抓手,志愿精神铸就兴山志愿者‘群星现象’,也为打造‘志愿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在兴山“兴愿帮·志愿红”志愿服务品牌发布会上,兴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万茜动情地介绍着兴山志愿之城发展路径。

兴山志愿者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最开始是单独、零星的个体,真正有规模、有组织地发展壮大,并形成气候,主要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特别是在2019年兴山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大会举行后,兴山搭建了组织架构,推进志愿者制度化建设,形成志愿服务品牌特色。随后,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先后成立兴山县“五老”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宫“文明小使者”志愿服务队、“兴青年”志愿服务队、“小蜜蜂”志愿服务队、“和美社工”志愿服务队、县职教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小萌牛”志愿服务队、昭君宜昌志愿服务队等189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约3.5万人。志愿者像一朵朵鲜花,盛开在兴山大地上,将昭君故里点缀得五彩缤纷,志愿者之花香满城。

如何打造志愿之城,让志愿服务向纵深推进?兴山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思路。今年4月27日,兴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召开“兴愿帮·志愿红”志愿服务品牌发布会,为全域打造“志愿之城”不断推动全县“1+8+N”志愿服务体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活动当天,来自全县各个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参与了与特校孩子一起包饺子、讲故事、与外国语小学的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残疾老人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近日开展的爱心结对志愿帮扶活动中,18名“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与18名留守儿童成功牵手。

传递温暖力量,打造“志愿之城”,志愿者的大量涌现,出现了扶贫帮困、救灾济难、邻里互助、家庭友爱、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兴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调配,全县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0多个志愿服务队、5000多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到这个特殊“战场”,志愿者成为“最美”代购暖心配送、“最细”值守全心防控、“最全”覆盖爱心看护的主力军。为充实和加强物资配送队伍,该县成立了物资配送临时党支部,支部下设“分片包户党小组”和“党员团员突击队”,全县8个乡镇有3000多名志愿代购员、投递员,奔走在乡村路上……几年的疫情防控,兴山大地处处闪现着志愿者美丽身影。

吹响志愿之城号角,温暖在传递中放大,品牌在坚守中提升。近年来,兴山县广泛开展“万名干部入万户大宣讲”、“敲门行动”、“推动文明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迎高铁通车 为创城接力”、“小手拉大手”拾捡白色垃圾兑换物品、楼道清理、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惠及全县人民。今年3月1日,兴山“推动文明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学雷锋志愿服务暨“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水月寺镇高岚村举办,活动现场,通报表扬了2021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广大志愿者们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为老百姓带来了“零距离”志愿服务,健康义诊、政策咨询、图书下乡、法律援助、文艺演出等各类贴心服务,为群众带去了一场盛大的精神盛宴。

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当天,兴山再次举办了以“迎高铁通车,为创城接力”为主题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兴山县委、县政府为“五老”志愿服务队、“兴青年”志愿服务队、“文明小使者”志愿服务队授旗,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80多支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进行了集体宣誓,并依次在签名墙上签名。随后,开展了现场健康义诊,“五老”志愿服务巡逻员和“大手牵小手”文明劝导服务、“万人洁城”、门前五包等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实现了全城都是志愿者,让志愿者成为创城工作的“新名片”和“生力军”。

激发创城活力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火种。兴山这个群星璀璨的“好人之城”,让“善行兴山”多了一份质感,让“德润香溪”多了一份温度。

群星闪耀照山城。近年来,兴山高度重视好人典型宣传选树,坚持将好人文化作为提升全民道德素养的有力抓手,广泛利用道德讲堂、屋场院子会等形式宣传宣讲好人典型。2021年在兴山县城昭君路建成了“好人街”。名医名师、抗疫英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等27位先进人物事例“群星”闪耀在街道上,打造了接地气、扬正气的“好人一条街”,群众或驻足欣赏,或拍照打卡,“好人街”犹如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凡人善举共筑“好人之城”。“好人街”有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等诸多称号的李国楚,1946年出生的他用14年时间在荒无人烟的深山里种植天麻偿还集体债务;也有从兴山走出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涛,他已成为兴山学子们心中最熠熠生辉的“明星”;还有“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杜春鲜……截至目前,兴山共推荐评选出各类好人典型共计133人(组),仅县城所在地古夫镇已累计评选出50余人,真正实现了一个好人带动一批人,影响一座城的效果。

“兴山好人”郭昌言结亲宜昌市新时代好少年——“兴山海迪”李鑫玥,好人精神在昭君故里传递。李鑫玥9岁时因伤口感染引发慢性骨髓炎而卧床苦读,人们称赞她是新时代“张海迪”式女孩。2021年,李鑫玥以58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兴山一中。在这次“结亲”现场,“宜昌好人”、“兴山县道德模范”郭昌言对鑫玥的妈妈表态:“鑫玥只管认真读书,从现在到上大学的学费你们不用操心,把精力放在陪伴和生活上,我有时间就过来看她。”

今年已经70岁的郭昌言众多善举让人赞叹不已。上世纪90年代,面对峡口砂砖厂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他毅然接下重任并当场立誓,要带领父老乡亲发家致富,仅一年的时间就扭亏增盈,工人们的收入翻了一番;2003年在接手兴山国营水泥厂后,他让200名即将下岗的工人重获生机。同时,他先后资助6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汇去4万元……在他的资助下,小鑫玥已经成为了兴山1.5万学子的榜样和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典范,在今年“六一”前夕,李鑫玥荣获宜昌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日前,为贫困家庭撑起爱心伞的“小蜜蜂”爱心团队再次将每月帮扶500元资金,分别发放到到古夫镇长坪村贫困大学生金伟、峡口镇漆树坪村贫困大学生董双凤、古夫镇深渡河村贫困大学生万佳等7人手中。据悉,到目前他们已为13名困难人员捐款4万余元。

曾荣获中国好人、湖北好人、宜昌好人等称号的田正西,他是一名身患多种疾病的退休教师,2006年他在所在村建成“润禾书屋”,时至今日,书屋已有书刊读物共计3000多册,电脑3台,今年还新增书本500多册。村里孩子们来这里看课外书籍、做假期作业,课外时间田老便教孩子们唱山歌,学习唢呐、锣鼓、二胡等民间乐器。为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田老自掏腰包购置了三个潜水泵,免费为14户困难户抽水。同时,同村的贫困户郑家乐、金能前、王宗章,家里条件十分困难,多年来,田老陆续为他们赠送衣物、猪油、猪肉、大米等食物,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社会大家庭温暖。  

提升创城效力

好山好水出好景,和平和美树新风。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2000多年前以汉家公主的身份出塞胡汉和亲,保证了汉匈两家友好和睦相处,增强民族团结。于是,兴山将流传千古的和美文化升华为和美之城建设,目的将和美之城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载体,打造有厚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和美兴山。

“我们为了为城市注入文化内涵,始终把弘扬昭君‘和美’文化作为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加大推进‘和美’文化与创建全国文明城相融合,让文明之风吹拂昭君故里。”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浩如是说。

擦亮昭君文化和美品牌,兴山连办多年昭君文旅活动,弘扬“和美”精神。自2018年9月启动首届“昭君文化旅游活动月”以来,每年都有不同形式的昭君文化节活动。2018年9月,宜昌市首届“昭君文化旅游活动月”活动拉开帷幕。当月,兴山以昭君文化为主题,全面启动朝天吼摇滚音乐节、昭君村美食节等九大系列活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9月28日,“重走昭君和亲路”——2018年旅游专列在昭君村举行发车仪式,300多名兴山游客参与此次活动。

2019年“中秋月圆忆昭君”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昭君村景区开幕,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昭君文化研究学者、嘉宾,以及昭君旅游联盟成员齐聚一堂,纪念民族团结和平使者王昭君;2020年9月以“弘扬昭君文化、发展美丽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开幕,全面展现兴山县域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新风貌;2021年10月昭君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活动在昭君村隆重举行。来自宜昌的表演艺术家们用精彩的表演为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豪华的视觉盛宴。

叫响“和美”品牌,兴山和美之城软实力得到大幅彰显。宜昌市确定了“屈原昭君故里、三峡生态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宜昌市委宣传部还出台了《昭君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成立了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加强与内蒙、山西等地联谊互动,促使“一路两家多地”昭君旅游战略联盟的实施。把品牌打响,把合作加深,和美兴山品牌建设已经上升为市级战略。

打造有温度的和美之城,助力高铁新城添颜值。近年来,兴山和美之城建设如火如荼,刚对外开放的滨河公园改造升级展新颜,他们按照“坝上城市景观湖、坝下生态水景带”的构想,修建了三道生态堤坝让水面一直延续至香溪河,同时拓宽人行健康步道,串起香溪郡广场、昭君广场等6个主题不同的小广场和口袋公园,提升了城市“颜值”,让古夫县城处处是美景,景景都是网红打卡地。

为迎接全面到来的高铁时代,兴山县加快构建水陆空三港联动的立体交通网络,总投资11.83亿元启动了古夫、昭君、峡口三条绕城公路建设,目前昭君绕城公路已全面完工,古夫、峡口绕城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中。

和美家园助力和美之城,近年来,兴山县全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将128个老旧小区7922户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争取国家到位补助资金9696万元,已开工改造老旧小区项目72个小区3423户,新建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库,增加停车位3288个,从根本上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通过统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兴山实现“城市变样、功能变优、小区变美、环境变好”文明新城,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新活力。

时光变迁、冬夏轮转,兴山人民用激情与热血培育出的文明之花灿烂绽放。它们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圣洁的底色,正向世人诠释着“出了高铁站,邂逅美人城”的文明之城的无限魅力。

 (来源: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