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高铁同行 | 牛海堂:火车开到家门口



图片
  小时候,别说火车,在村前公路上看见一辆解放牌汽车驶来,也欢喜得不行。进了学堂,从课本里看到火车模样:车头拖几十节车厢,英武霸气。我是个“窝雀子”,很少远足。第一次坐火车是在2013年,去武汉参加业务培训。搭公交抵宜,在东站换乘D字开头动车。车轨外面,庄稼、树木和水渠向我飞奔,交臂而过。我回头瞧电子屏幕,显示动车时速200公里。
  山包山,将大都市阻隔在天边。做梦也没想到,火车会开进山沟沟,停到我家门口。郑万高铁全线贯通,其中,兴山段长53公里。
  周末,县文联组织我们参观高铁项目。兴山站建在古夫寒溪口,我们爬上对面龙头寨,远眺站点全景。在山顶,偶遇野生动物横穿步道,旁边女士吓得一愣。凭那拖在身后扫帚似的尾巴,我认出是松鼠。松鼠逃开,与坡下隐在草丛的同伴会合。六月一号高铁正式通车,这几只松鼠比我们还急。早早来打卡,占好观光位置。
  兴山站面朝溪水,背靠凤凰山,山清水秀。站点建筑选取汉代民居造型,古色古香;铁路采用现代技术施工,若干粗壮桥墩齐发力,把桥梁高高举过头顶。古与今互为映衬。
  下龙头寨,至站点近观。巍巍大桥横跨古夫河,桥体钢架似一对翅膀,收拢停泊,似乎翅膀刚刚停止扇动。桥名还没定,暂拟命雁栖桥。桥这头接鹞子坪,那头接站前广场。昭君像立于广场中心,千年万年永远年轻。她的美,不只是相貌,还有精神。为了汉朝与匈奴长久和睦,她远嫁漠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当中,昭君是“落雁”。此时,方才醒悟,兴山站设计者的细心、匠心与用心。昭君是我们头顶的光,照耀庇护每个兴山子民。 
  高铁项目部的吴主任,指着站点左侧告诉我们,那里正建客运中心。顾客下高铁,分乘短途、长途客车,奔赴各自目的地。私家车,可存放站内停车场。吴主任引路,我们钻入地下。停车场布局如迷宫,分两层,共1500个车位。开电动车的,找充电位停。在轮子的海洋里,车主只能依靠方位线路标示找到自己的车。
  爬出地面,进候车大厅,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我假想此刻一辆以G开头的高铁即将进站,大厅喇叭响起悦耳女声:“请乘坐由重庆北开往郑州东方向列车的旅客,在12号窗口验票。”电梯尚未通电,我们步行上月台。轨道向月台两边延伸。吴主任介绍,上行线经过哪些站,下行线经过哪些站。我当过电工,别人在月台拍照,我在琢磨高铁以380公里时速行驶时,导电轨为何没被磨坏。
  车站尚有工人忙碌,不宜久留。以我们的好奇心,转半天不会走。鄂西交通枢纽在宜昌,郑万高铁不从宜昌过。兴山至宜昌高铁连接线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好事做到底,吴主任坐上大巴,和我们一起去黄粮水磨溪高铁支线工地采访。
  下车,两个工程人员上前跟我们打招呼。站在东隧道口,我们朝里张望,不是水平朝里挖的,朝下斜着挖,专业术语叫斜井。工程结束,斜井也不封闭,当检修和巡查通道。不时有重卡从里面驶出来,拖着土石方。
  文友爱社指着黑板上圆圈内几个人名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对方答:“开凿岩机。”我插嘴:“隧道那么深,凿岩安全不?”对方答:“安全,三臂凿岩机一千多万元一台,高配智能,可时刻监测前方十米内作业面状况。”
  待支线完工,去宜昌只需18分钟。到时,兴山名副其实成了大宜昌的后花园。(原载于《三峡晚报》,2022年5月11日)


(来源:兴山文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