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文竹)2021年11月30日12时30分,随着黄粮镇水磨溪村党员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标志着兴山县96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圆满完成。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实施‘头雁领飞’工程,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加大后备村干部队伍培养”,明确要全面提升基层队伍战斗力,要把每个支部都建成坚强有力战斗堡垒。县委组织部全面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紧盯选优配强目标,突出“三个在前”,强化“三个到位”,严把“三个关口”,指导8个乡镇依法依规选出了96支组织放心、党员认可、群众满意的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
突出“三个在前”,掌握“主动权”
聚焦“五先五后”工作要求,超前谋划,提前行动,牢牢掌握换届工作主动权。一是整顿在前,化解潜在风险。严格按照“四个一”整顿工作机制,县委组织部先后两轮次深入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现场督办整顿进度,通过村级自查、乡镇复查、县级核查的三级销号机制,于6月底前推动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面完成整顿销号工作。二是摸底在前,精准研判形势。年初,县委组织部成立4个调研专班,连同8个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全覆盖深入96个村(社区),先后召开座谈会100余场次,逐一实现村级情况、班子运转、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风险隐患“6个清楚”,建立完善后备干部、超龄干部、女性干部、年轻干部4本台账。三是谋划在前,扩大选人视野。着力破解村级换届选人用人难、能人志士报效家乡难的“两难”困境,创新举办以乡镇为主体、以招贤见面会为形式的村级换届“招贤集市”8场次,吸引乡贤能人近1000人,浇筑起成果丰硕的乡村振兴人才回流“蓄水池”,为顺利推进村级换届工作奠定了坚实人选基础。
强化“三个到位”,扣紧“关键环”
聚焦村(社区)“两委”换届6个步骤30多项换届程序,从严从紧抓实换届工作各环节、每一步。一是动员部署到位。县委紧随省市动员会后召开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传达上级精神、明确具体要求,并将业务培训延伸至村(社区)一级,做到了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对换届政策、程序、要求知晓率达到100%。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县乡两级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主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共派出8个巡回督导组、2个风气巡查组、96个换届指导组和96个换届选举监督组,全程参与、全环节掌控、全方位指导各村(社区)换届工作。同时,11名县委常委分赴8个乡镇联系点,逐村(社区)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研究方案、亲自督办推动、亲自调研指导、亲自解决问题)。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县委通过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换届工作要求、程序操作、换届纪律;各乡镇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红色招募令”,累计点击量超过3.2万人次;乡镇、村通过发放《公开信》2万多份,张贴宣传标语1000余条,利用村村响小喇叭播报换届纪律要求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工作氛围。
严把“三个关口”,实现“硬指标”
聚焦质量优先,严把三关,助力村级党组织换届提质增效。一是严把程序规范关。及时印发《村“两委”换届工作指导手册》《兴山县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手册》和《兴山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日程安排》,做到了时间安排、目标任务和程序要求“三个清楚”。同时,县乡两级坚持常态化巡查督导,保证了村级换届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推进有序。二是严把人选质量关。全覆盖推动490名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任期考察和资格审查,落实126名意向性人选县乡村三级质量把关制度,联合县纪委监委等10个部门对417名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初步人选全员过筛子,成立8个考察工作专班全面深入落实初步人选考察工作。三是严把结构要求关。坚持结构服从质量的原则,顺利选举产生96支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共计307人,其中,女干部119人占比38.8%、45岁及以下218人占比71%、大专及以上学历146人占比47.6%;9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女书记19人占比19.8%,45岁及以下55人占比57%,大专及以上学历43人占比44.8%,新调整书记45人占比46.9%,派聘书记15人占比15.6%,全面实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