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等职校、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选择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成为行业领域的佼佼者和顶尖人才,部分人还成为岗位能手、行业工匠。这可喜的现象背后,不仅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还表明了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巨大转变。选择职业教育,亦能让人生出彩。
职业教育走进大众视野,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是人们就业观念的一次“伟大变革”。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家长在孩子高考升学时,总是希望希望他们能够考上大学,毕业之后能够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规避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本科学历”似乎成为了孩子升学道路上的最低标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诸如“七战高考”、“三十多岁读大学”的新闻屡见不鲜。诚然,拥有大学学历,在踏入社会选择职业时,的确会有更多的机会,但为取得一份学历而“死磕到底”也并不值得提倡和鼓励。而今,职业教育的进步为高考失利的孩子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孩子愿意选择职业教育,也是人们思想进步的重要标识,教育平等、职业平等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需求多元化,为职业教育的进步提供了土壤,精细化、技能化的工作岗位需求也日渐突出。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高技能人才占人才总量的28%,到2025年,家政、养老等重点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4000万人。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做好教育分流,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在为社会提供服务、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获得社会认可、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成为了一种颇为可行的路径选择。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精尖”技能人才、培育大国工匠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我国人才结构的改善也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
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功能,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赋能添彩,需要多方凝心聚力,共同为“职教发展”保驾护航。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在选择未来职业时,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人生经验,多听取孩子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强扭的瓜不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职业学校要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科学规划课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对接优秀企业作为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德才兼备的老师,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保障其福利待遇,解决好后顾之忧,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技能人才创造条件。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资金支持,开辟多样化的招生渠道,让更多的孩子能够选择职业教育。同时还要关注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孩子升学问题,加大对他们的政策倾斜,保障其能够在学校获得平等的教育,让他们通过学习技能,获得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每一项职业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选择职业教育,依靠自身勤奋努力,成长为大国工匠,获得出彩人生。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 古夫镇人民政府 宋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