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红色故事】中共巴兴归县委员会的建立

1928年3月,巴东共产党员张华甫、黄大鹏,兴山共产党员刘子泉等人,率领巴东、兴山“神兵”攻进巴东县衙,杀死国民党巴东县长高安圻,县吏王行之,科长陈祖庆,邮局局长兼警察局副局长黄尚清,团总马哲山等7人,缴获铜质县印和一批武器弹药,并成立了临时县人民委员会,夺得县政权。上海《申报》1928年4月17日在《鄂西神兵之起源及现状》一文中惊呼:“最近巴东县城,被神兵占据,将县长高安圻及署中人员,皆行杀毙。闻此股神兵首领,即系共党领袖,长此以往,若不设法解散,则黄巾赤眉,不难再见”。国民党反动当局十分恐慌,急令国民党独立五师清剿。独立五师师长刘和鼎、副师长马磬亭分任清乡正副司令,率兵纠合巴东罗溪坝团防头子张家彩,对县人民委员会和暴动武装、革命群众进行残酷镇压,巴东“杀官夺印”失败。

“杀官夺印”失败后,巴东党组织处境日益艰难,“每次行动之后,党的组织塌台,如公安、当阳、巴东、石首、江陵等县在军事失败之后,组织几乎完全塌台”(《鄂西游击战争的经过及其现状》1930年5月),党的负责人张华甫、黄大鹏、陈宗培、廖景坤等遭敌通缉,不得已,只好向兴山方向转移,在巴兴归三县边界活动,蓄聚力量。此时兴山的革命形势较好,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兴山县委掌握了县人民自卫局及各区、乡、“神兵”武装,农民暴动风起云涌,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

1928年9月下旬,中共鄂西特委在宜昌召开扩大会议,中共兴山县委书记刘子和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在鄂西加大发展党组织和赤色游击队的力度,开展游击战争。并认为:巴兴归三县区域毗连,政治与经济状况相似;同时,三县党的领导人多系同窗好友,志同道合;三县党组织联系方便密切,与反动派的斗争,往往互相配合,联合作战,因而应组成联合县委。还认为兴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反动势力较弱,群众基础较好,以兴山为据点,开辟巴兴归地区的革命斗争,条件是比较好的。

中共鄂西特委扩大会后,紧接着于10月,特委副书记、鄂西巡视员万涛,化名王德,来巴兴归检查指导工作,传达、贯彻、落实特委扩大会精神,组建巴兴归县委员会。11月万涛同志到达兴山。在兴山县城南郊回水沱河坝,秘密召开了巴兴归三县党的负责人会议,成立了中共巴兴归县委员会。会议由兴山县委书记刘子和主持,兴山县委委员白海潜负责会议警卫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巴东的张华甫、黄大鹏、陈宗培;秭归的张庆炎;兴山的刘子和、白海潜、刘子泉、徐大孝、袁霭峰、潘兆麟。万涛出席会议,并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

会议传达了鄂西特委扩大会议精神,听取了巴兴归党组织发展和发动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情况的汇报。会议充分肯定了兴山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和改造、争取“神兵”,掌握武装的经验。同时总结了巴东武装暴动(杀官夺印)失败的教训。“巴东的暴动,已经占领了县城,夺取了政权,组织人民委员会,可是拿到政权两三个月之久,不坚决的执行土地政纲,豪绅地主的经济基础仍然保存,群众组织如农会、工会完全没有,封建的神兵组织日益扩大,以致后来军事失败”(《鄂西游击战争的经过及其现状》1930年5月)。除上述教训外,还有全国总暴动的“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会议对组建中共巴兴归县委员会进行了充分的酝酿讨论。万涛指出:“目前工作在兴山和巴东两县较好,秭归仅有少许组织,因干部缺乏,合并组织一县委”(《鄂西巡视员万涛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9月4日)。通过民主协商选举,产生了中共巴兴归县委,张华甫为书记,刘子和为组织委员,潘兆麟为宣传委员,白海潜为军事委员,张庆炎为工运委员,刘子泉、黄大鹏为委员。会议还研究了今后的斗争任务、方针和策略。决定把改造争取“神兵”工作纳入农运范畴,发动农民抗租抗税。在发展农运的基础上,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农民暴动,聚集武装力量,建立工农政权,以形成武装割据的局面。并确定中共巴兴归县委机关设在兴山县城“云集祥”中药店。这次会议,对巴兴归苏区的创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次会议后,巴兴归县委和参加会议的人员,按照分工分赴各地开展工作,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发展党组织,组织农民暴动,建立武装。刘子和到兴山黄粮坪;刘子泉到兴山琚坪、岩岭、秭归马营;潘兆麟到兴山平邑口、泗湘溪、大峡口、建阳坪;白海潜到兴山城关、响滩、白沙河、南阳河、夫子岩;张庆炎到秭归香溪;黄大鹏、陈宗培到秭归龚家桥、下湾(两地现属兴山)、巴东江北部分地方;袁霭峰到兴山榛子;徐大孝到兴山县立小学堂;张华甫坐镇兴山响滩,负责三县全面工作。不久,鄂西特委送来一部油印机,由白海潜、徐大孝负责各种文件、刊物、通报、传单、歌谣的刻写、油印和分发工作。

为了联系工作,1929年春中共巴兴归县委在离兴山县城5里的响滩“均益商店”设立了地下联络站。联络站是县委秘密活动的中心,负责人刘巨川,由县委书记张华甫直接领导。同时,为保持与鄂西特委的联系,巴兴归县委又在兴宜水路要道香溪镇“利安客栈”设立了地下交通站,由县委工运委员张庆炎负责。

中共巴兴归县委员会的建立,使巴兴归的革命斗争联系更加紧密,领导力量得到加强,革命武装更加集中,对反动势力的打击更加有力,使兴山成为巴兴归三县革命斗争的中心。

(来源 :兴山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