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县外飞地经济和县内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山下观光旅游和山上康养度假融合共进”,这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获得者,宜昌市委常委、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提出的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在兴山县高桥乡大槽村的蓝莓部落里,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游客们正忙着采摘颗颗饱满的蓝莓。趁着暑期,游客王芳带着父母来到这里避暑纳凉。她说:“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天高云淡的,让人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游客正在采摘蓝莓
摘蓝莓、看日出、住木屋, 连日来海拔1500米的蓝莓部落每天都是一房难求。负责人王雄笑着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蓝莓部落已经累计接待游客2万多人:“以前这个村电不怎么通,水、路、通信是完全没有。现在通过这个旅游廊道,我这里起码去年是3万多人,目前也是2万多人。”
大槽村,位于巴兴归革命老区,巴东、兴山、秭归三县交界,大山连着大山,多年来始终没有找到发展的好路子,一直是省级贫困村。从贫困村到旅游村的转变,离不开王雄口中的“生态扶贫旅游廊道”。
2013年6月,汪小波离城进山,先当县长,后当县委书记、宜昌市委常委。他多次前往大槽村调研,提出了从单点扶贫,到系统打造生态旅游扶贫廊道一线串珠,发展“后备箱经济”的构想。2017年春,大槽生态旅游扶贫廊道指挥部成立,汪小波任指挥长。他回忆到:“我们在这条旅游公路的沿线,每隔两三公里都有一个节点,老百姓利用比较好的海拔、生态条件吸引游客。游客离开的时候,把我们的有机菜、跑跑猪、跑跑鸡这样一些绿色的农产品,通过后备箱带回去。”
汪小波看望慰问“中国好人”邓清林家属
如今,一条连通大槽村和兴山昭君镇滩坪村的40公里旅游公路顺势而起,形成了集红色旅游、避暑休闲、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沿线农户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民宿。汪小波介绍:“大槽生态旅游扶贫廊道只是我们全县全域旅游美丽乡村游的一个缩影。现在我们正在抢抓郑万高铁建设机遇,全力做好山上休闲度假、山下观光旅游的大文章,山上高海拔地区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设,深度开发避暑康养资源,打响四季生态休闲度假品牌。”
汪小波(右二)调研郑万高铁项目建设
如果说,旅游是兴山发展的一条腿,那么“飞地经济”则是兴山发展的另一条腿。
山区县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县内工业用地严重不足,环境容量十分有限。汪小波决定,通过县外发展飞地工业支持县内发展,为县内生态保护提供休养空间和财力保障。跳出兴山发展兴山,刚开始干部群众都有很大的顾虑。汪小波说:“发展飞地经济,我们投资在县外,县内看不到我们的项目,没有政绩。还有一点大家担心的是什么?我们的投资建在别人的地盘上,万一政策生变,分税的协议得不到落实,到时候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汪小波从县委班子开始,先在县内统一思想。2016年底,将“兴山建设成‘全省飞地经济发展示范县’”写进县党代会报告。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凝聚共识。汪小波说:“当时市委市政府非常支持我们,专门给我们印发了一个关于支持兴山发展飞地经济的一个红头文件,把我们这个政策给我们固化下来。”
近年来,兴山放开手脚干,在长江北岸猇亭区、长江南岸宜都市规划形成超过2万亩、分享税收40%的飞地工业园区。6月份,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的煤化工转型升级项目40万吨合成氨装置正式投产,这是兴山飞地经济产业的又一次落地。
汪小波(右二)调研兴发集团白沙河工业园
企业得到发展扩大、兴山与承载地共同分享税收,这是兴山依托兴发集团进行的一举多赢的创新。兴发集团是兴山县属国有企业,汪小波还提出,再举全县之力支持兴发集团县内县外发展,将飞地园区与县内园区同等对待,将全县景区优质旅游资源交给兴发集团,让开发与保护相得益彰:“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就来到长江岸边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立规长江大保护,鼓励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让山水归真,以飞地聚财,以大格局、大视野、大产业、大志气推动大发展,继续把推动‘两山’有效转化、保护和发展‘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走通走好。”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
作者:李慧 袁松松 邹远景 乔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