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兴山县委员会建立后,县委领导成员分赴农村,贯彻中共湖北省委秋收暴动的指示,落实县党员代表会议精神,在各区、乡吸收党员,发展基层党组织,动员农民群众,组织暴动,建立武装,使工农武装斗争轰轰烈烈。全县先后发展党员近百人,共青团员100余人。党员中,农民出身的党员比例不断扩大,已占党员总数的90%,使党在农村中扎下了较为稳固的根基。并相继建立了白沙河、皂角树、南阳河、百羊寨、峡口、王家院子、杨家湾、刘家坝、黄家湾、沙子岭、拱桥湾等11个党支部和平邑口、南阳、黄粮三个党的区委会,区委书记分别是王克猷、王君相、万常荣。
兴山县委在革命斗争中吸收党员发展党组织,有着严格的规定。发展党员的对象,一是农会中的坚定分子;二是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勇敢分子。发展党员的条件,一是真正受到反动派压迫,与反动派没有丝毫关系;二是家无积产,经济上感受困难;三是对党有深刻认识;四是过去没有丝毫反动行为和倾向;五是肯牺牲自己利益,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六是明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纲领。发展党员的方法,是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亲串亲,邻串邻,个别串连动员,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经本人口头申请,自愿要求加入共产党,党组织审查后,先由介绍人同发展对象个别谈话,并在斗争中注意培养锻炼,条件成熟后,再秘密举行入党宣誓。宣誓时,入党人面对列宁像或镰刀斧头旗子,举起右手,宣读誓词。誓词是:“我誓言诚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牺牲个人,服从团体,遵守纪律,严守秘密,接受批评,积极斗争,努力工作,誓不叛党”。宣誓后,发给新党员一本县委编印的宣传革命道理的《三字经》或《四字经》,以表示加入了共产党。其内容如:阶级斗争,马列武装,头号敌人,帝国主义,军阀政客,买办阶级,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军队警察,杀人工具,一起打倒,毫不客气,当家作主,无产阶级,工人领导,头把交椅。发展共青团员,也大致如此。
兴山县委以及区、乡各级党组织,此时处于秘密状态,党的领导人以公开职业作掩护,秘密领导着兴山的革命斗争,“站在黑处,好望亮处”。如刘子和、徐大孝等在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白海潜、刘子泉等在人民自卫局和“神兵”中任职。党的会议多在僻静荒郊、河坝秘密举行,开会以“上学”“上课”为代号,入党称“入学”。组织联络时用暗语、信号,并根据形势变化而不断变换。违反了党的纪律,要受到警告或停止工作留党查看的处分,严重的开除出党。为了联系工作,兴山县委还在县城东关、西关,以“华丰商店”、“利丰商店”为掩护,设立了两个地下联络站,从事秘密联络工作。东关联络站由李隶生负责,西关联络站由共产党员郑帮林负责。联络站由县委书记刘子和亲自领导,县委交通员蒋必仁(外号飞毛腿)负责单线联络。县委在东关一僻静的地方,还设立有一块黑色标记,由联络站在上面做记号,告知共产党来往的人是否安全。规定党的代号是CCP,团的代号是CCY,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暗号是“王嫱”(兴山为汉明妃王嫱的故里),与下级党组织联系暗号是“向中发”(向中心发展)。
中共兴山县委员会从1927年9月建立,到1928年11月改建为巴归兴县委会。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遵照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秋收暴动指示,深入工农群众之中,用马列主义唤醒民众,在斗争中吸收党员,使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动员和组织农民暴动,建立自己的武装,领导兴山人民进行了卓越的斗争。在革命斗争中,兴山县委自身也不断成长,成为兴山人民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
(来源:兴山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