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这苞谷卷叶是因为这块田土层薄,这几天温度高,苞谷叶蒸腾失水后自我保护导致的,是正常现象。早晚温度低时它的叶子就会恢复正常,一下雨就好了。”7月14日,在兴山县水月寺镇居委会4组村民王尚贵的玉米地里,水月寺农技中心副高级农艺师周玉芹正耐心讲解苞谷卷叶的原因。
这是周玉芹当天走访服务的第3名群众。入夏后,天气逐渐炎热,玉米、水稻、马铃薯、茶叶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增加,特别是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农作物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如何精准诊断并“对症用药”,同时为种植业节本增效,这对周玉芹和她的同事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今年6月,水月寺洪水河一农户反映2亩单作的黄豆生长不正常,得知情况后,周玉芹立刻带领工作人员前往受灾田中。经过1个小时的步行,他们到达时正值正午,周玉芹和农技人员顾不得吃午饭,一头扎进了受灾的地里,认真察看每一株苗情,仔细分析病因,发现根本病因是蚜虫后,当即就为农户调配了杀虫剂进行挑治,治疗后农作物的生长得到了明显好转。
“害虫虽小,影响却很大,农民群众靠着这一方水土养家糊口,我们可不能让害虫祸害了庄稼。”周玉芹笑着说。
水月寺农技中心只有4名员工,但他们始终秉承着“顽强奋斗,一心为民”宗旨,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逐渐掌握了茶叶、药材、小水果的栽培知识。身为党员的周玉芹更是在2020年取得了副高职称,多次受邀为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班担任授课老师,从茶产业的门外汉变成了小有名气的“茶叶土专家”。
正是由于水月寺农技中心人员业务素质高、团队协作能力强,近三年来先后承担了县特产办茶饼病绿色防控、白茶“重肥重剪”试验示范、高标准茶园建设、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项目,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全镇粮油产量逐年稳步递增,耕地面源污染逐年下降;培育并服务茶叶、药材、农机、蔬菜新型市场主体27家,为水月寺镇农民“仓中有粮”、“袋中有钱”贡献了农技人员的力量。
(来源:湖北日报)
通讯员 陈章 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