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神兵”迅速发展壮大,威名传遍鄂西北,邻县党组织纷纷派人前来兴山,邀请“神兵”代表去传道,其实质是去传送改造争取“神兵”的经验,帮助他们组织“神兵”。为了唤醒民众,扩大“神兵”影响,中共兴山县委先后派刘子泉、李家照、彭洪钧、陈立富、万柏刚、蔡济川等20余人“神兵”代表先后到秭归、巴东、长阳、五峰、竹山、竹溪、巫山、房县等地传道,发展“神兵”组织。1936年修《长阳县志》载:有刘(刘子泉)李(李家照)二姓,来自兴山,开堂于城子乡,始而入会者,谓籍此可以御匪。1935年修《巴工作东县志.事变》载:兴山派代表刘子泉(名光藻)来,该地学法者数百人,而巴东之张明荣(张华甫)、武道生,皆曾与刘同学,且同加入共产党者也。欲籍此机会,造成一种势力,遂欢迎刘来传授。由是,佛堂林立,智(知)识分子亦多加入者。县城既复空防,人人惧匪复至,一意学法。1928年2月刘子泉应巴东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张华甫、黄大鹏(刘子泉同学)之邀,借参加黄大鹏的婚礼之机,秘密参加了巴东县城武装暴动的策划。3月,刘子泉率领部份兴山“神兵”与巴东“神兵”联合攻打巴东县城 ,“杀官夺印”,一举获胜将巴东“县长高安圻及署中人员,皆行杀毙”,缴获铜质县印,夺得县政权。刘子泉在巴东平阳坝设“神兵”大道会佛堂传授神法。1928年农历4月24日,当得知国民党清乡军独立五师刘和鼎部一个团要向平阳坝进军时,刘子泉、宋文盛、谭英三等带领平阳坝“神兵”千余人前往阻击。途中在曾家岭双方遭遇。时逢大雾弥漫,“神兵”多执刀矛,易于近战,天时对“神兵”有利。“神兵”一声呐喊,冲上前去,不分青红皂白,一阵乱杀乱砍。敌五师官兵措手不及,败退小垭子。“神兵”穷追不舍,一阵狠打猛冲,敌伤亡100多人,团副王馨荣被击毙,“神兵”获得枪数十支,凯旋而归。1935年修《巴东县志.事变》载:“神兵”曾一度御匪于曾家岭,杀匪颇多,匪益惊惧。又至万户沱拿获郑顺,解城伏法。至此,兴山“神兵”威震湘鄂川边境一带。中共鄂西特委尤为重视这支武装力量,经常派员巡视指导工作,特委副书记、鄂西巡视员万涛视察兴山,特地考察了“神兵”工作。指出巴兴归“三县的工作就是神兵的工作。”他在1929年9月4日给党中央的报告中写道:“较有群众和力量的是归、兴、巴、施、鹤、长阳各地的神兵组织”,“归兴巴、施鹤、长阳等县的神兵,仍公开存在,都足以使统治阶级穷于应付”,“兴归巴三县是神兵势力笼罩着的区域,兴归两县现在仍公开存在,握有地方政权,县长不得他们的同意,便不能发号施令”。
巴兴归“神兵”的改造争取工作成绩显著。尤其是兴山“神兵”的改造争取工作,由于兴山地方党组织对“神兵”的改造争取工作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和策略,始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使兴山“神兵”摆脱了地主豪绅的控制,完全掌握在共产党员手里,并迅速发展壮大,“的确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组织”(《中共鄂西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1929年12月)。全县有“神兵”5000多人,拥有长短枪、土铳5000多支,罐子炮10多门,战斗力大增。兴山“神兵”的改造争取工作走在其他县的前列,成为“神兵”改造争取工作的典范,刘子泉功不可没。
来源 | 兴山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