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日,位于峡口镇琚坪村的刘子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正式揭幕,记者来到山峦叠翠,风景如画的峡口镇,重温红军师长刘子泉的革命经历和悲壮故事。
雕像面部表情凝重,眼神充满斗志,双臂撸起袖子,手里握着手枪,双腿一前一后,蓄势待发,时刻准备战斗,这正是红军师长刘子泉。这座雕像底座高2.6米,对应刘子泉26岁牺牲,雕像高3米,对应其1930年牺牲,底座和雕像共5.6米高,寓意刘子泉56年后得到昭雪。
▲刘子泉故居
“1904年,刘子泉出生在这座位于如今的峡口镇琚坪村刘家湾的屋子里面,他七岁开始习武,十岁入私塾习读经史。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他就开始接受了进步的思想。”在刘子泉故居红色讲堂,讲解员卢诗雨向我们讲解了刘子泉的革命故事。
1927年2月,从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结业后的刘子泉回到了兴山,在4月建立了国民党兴山县党部。同时刘子泉等八名跨党共产党员秘密在国民党兴山县党部内建立中共兴山县特别支部委员会。1927年9月,中共兴山县委成立,刘子泉任军事委员,分管武装。
当年,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刘子泉在普安等地发展和改造农民自卫组织兴山“神兵”。23岁的刘子泉任“神兵”总代表统辖神兵千余,多次与邻县“神兵”联合作战,被巴归兴军民誉为“常胜将军”,声名远播。
在第一次反围剿失利的背景下,巴兴归县委转移至边界,1929年12月,在巴东甘平大垭召开扩大会议,开办党训班,刘子泉负责军事操练,联合整编三县“神兵”,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鄂西游击大队,在巴兴归,一支党领导的正规革命武装诞生了。1930年元月,巴兴归县委将这支革命武装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鄂西游击大队,刘子泉任大队长。
1930年10月,年仅26岁的刘子泉含冤蒙难,终其一生。56年后,终获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记者 | 杜小梦 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