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8 月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决定在湘、鄂、赣、粤等群众基础较好的省份,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八七会议为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和斗争上目标,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变。中共湖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把秋收起义作为当时一切工作的中心,结合湖北的革命形势和政治、经济状况,从实际出发制定了详细的秋收起义纲领和计划,并将全省划为武汉、鄂东、鄂南、京汉路、鄂中、鄂北、鄂西七个暴动区域。鄂西区辖宜昌、兴山、秭归、巴东等18 个县,在鄂西特委没正式成立之前,省委指定宜昌县委书记曹壮父负责领导鄂西区的工作。
遵照中共兴山县特别支部的会议精神,县特支书记刘子和亲自出马,回到“神兵”势力较大的家乡黄粮坪。深入“神兵”之中,与道会法师结交成友,和道友同吃同住,与乡亲拉家常,道友深感刘子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情有理,相互关系极为融洽,赢得了“神兵”头目及众道友的信赖。向众道友传播反抗压迫,打富济贫,抗击土匪,保护家园的思想。经过刘子和的工作,道友们开始觉醒,认识到,国之所以乱,不是天意,而是帝国主义入侵和军阀混战的结果;民之所以苦,不在命运,而是封建统治者的盘剥和压迫造成的。刘子和还和道友歃血为盟,立誓消灭“棒老二”土匪,保护兴山人民。道友们邀请刘子和为“神兵”佛堂题词。刘子和欣然提笔疾书,以“大道”二字贯顶,撰写对联一副,张贴佛堂两侧。上联是:大家起来走向光明路:下联是:道友齐心散布革命花。众道友看后,激情满怀,齐声高唱自编的《神兵歌》:“佛门弟子杀贼兵,大显威灵。剿灭棒匪,四方都清静。道友团结,万众一心。由兴山至巴东,连接秭归城,不贪财,不怕死,甘愿舍身,无非是为地方谋幸福,共庆升平”。一段时间后,刘子和派共产党员进入“神兵”内部当代表和首领,在“神兵”道友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与此同时,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刘子泉在兴山普安寺、琚坪一带也拉起了“神兵”队伍。刘子泉毕业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宜昌读书时,便是学联负责之一。从小喜好舞枪弄棒,研究古代战事,又有较高的文化,经过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培训后,思想进步,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刘子泉利用“神兵”这种公开的农民自卫武装组织,组织“神兵”操练刀法,演练排炮,在佛堂内给“神兵”灌输进步思想,启发阶级觉悟,培养武装骨干,逐步使“神兵”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部分后来成为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骨干。
1927 年8 月下旬,刘子和在黄粮接到县地方行政委员会请“神兵”进县城抗击“棒匪”李汉臣的要求,立即与“神兵”法师易年溪商议进城除匪安民之策。刘子和、易年溪召集弟子在佛堂高举酒碗歃血盟誓,然后率领众道友直奔县城,在城隍庙设立临时佛堂,驻扎下来。“神兵”此举深得民心,第二天又有60 多名壮实青年加入了“神兵”队伍。
第三天拂晓,刘子和同易年溪率领100 多名“神兵”向香溪方向出发。“神兵”出发前,个个头缠红巾,打着赤膊,身佩红佛带,下缠红绑腿,神气十足。佛带背面画有桃符,正面写着:“佛门弟子神兵大道会”和各自的姓名。佩带完毕,依次验身盟誓,吞符念咒,宣读戒条。最后,手执大刀长矛,威风凛凛,列队向“棒匪”驻地进发。队伍行至离县城20 多里的泗湘溪时,猝遇“棒匪”。匪首李汉臣令众匪徒封锁路口,凶猛射击“神兵”。“神兵”猝不及防,当即死伤数人,被迫撤回县城。“棒匪”虽然初战获胜,但对县城“神兵”兵力多少,布防情况,虚实不清,不敢贸然进犯,只得放弃对“神兵”的追击,率部占领距县城10里的王家山,居高临下,窥视县城,寻找机会再攻占县城。
来源 | 兴山档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