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兴山书写高质量发展诗篇

寒冬腊月,鄂西兴山,2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热气腾腾。

高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车间生产热火朝天,城乡百姓日子红红火火……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特殊节点回望,兴山以绿色发展为统领,打好三大攻坚战,“两地两县”战果丰硕,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发展来之不易,成绩弥足珍贵。兴山正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兴山提出打造“两中心两示范”远景目标:到2035年,建成华中区域文旅康养中心、鄂西交通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县、全国飞地经济发展示范县。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蓝图既定,久久为功。“我们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兴山实际,顺应发展大势,让美好蓝图变为和美兴山发展的生动实践。”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说。

关键词:转化

绿水青山富兴山

森林覆盖率80.02%,绿色是兴山的鲜明底色。如何做好绿色发展这篇文章?怎样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汪小波表示,该县以绿色发展为统领,借助高铁时代的到来,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大三峡大神农架生态旅游集散地,全省飞地经济发展示范县、山区生态经济强县”。2016年以来,兴山明确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和抓手,围绕山上山下融合共进,按照“山上康养度假、山下观光旅游”的思路,着力打造高海拔地区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山下香溪河谷地带观光旅游目的地。为青山绿水注入文化灵魂。兴山是我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乡。兴山深挖昭君文化内涵,征求多方专家意见,逐步形成以“和美”为核心的昭君文化定位,明确“昭君故里、三峡香溪、神农门户、和美兴山”旅游形象定位,以“神奇香溪、美人昭君、诗人屈原、神人炎帝”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河、两港、三区、六组团”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一河”为贯通整个度假区的核心轴线香溪河;“两港”为以峡口港为主的水上旅游集散中心和以古夫高铁新城为主的陆上旅游集散中心;“三区”为昭君故里文化休闲旅游区、屈原峡江观光旅游区、神农生态养生旅游区,整体科学规划,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兴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碧水青山”工程,扎实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小水电、绿色码头、绿色园区、绿色村庄和全域复绿“六绿”工程建设,夯实全域旅游的绿色发展根基。绿色发展也不能啃生态老本。多年以来,每年的新年和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兴山组织党政干部义务植树。如今,这一行动已形成惯例,以上率下,浓墨重彩地描绘兴山的绿色底色。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曹宏伟说,该县将旅游发展纳入全县总体发展布局,与道路交通、城镇建设、服务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建设、农业开发等有机结合,大力做好旅游规划与核心景区建设、特色旅游村镇与休闲基地、交通廊道与公共服务体系、旅游要素与产业融合、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系统工程等规划衔接,确保规划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指导性,旅游产业从分散式景区旅游向全域一体化方向发展。2020年底,兴山完成旅游休闲产业项目投资累计达到100亿元左右,游客接待规模突破500万人次,全域旅游产业收入达到50亿元,人均消费达1000元,提供全域旅游产业就业岗位达到5万人次。

关键词:衔接

乡村振兴早谋篇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兴山县高桥乡曾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产业底子薄,是当地出了名的穷窝子。沿线3个偏远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818户1978人。这里毗邻宜昌最高峰——海拔2427米的仙女山,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最高温仅23℃左右,避暑条件优越;贺龙曾在此建立“巴兴归”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早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之一。绿色资源叠加红色基因,造就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这正是卖点所在。兴山以整修一条盘山公路为契机,打造一条生态旅游扶贫廊道。2018年,宜昌和兴山两级政府接续发力,累计筹资1785万元,拉通了这40公里水泥路。路通,客来。大槽村村民魏正才、谭明风夫妻开起农家乐,把家里空闲的4间房改造成民宿,“最多一天接待40多人吃饭,客房订满,5月份收入两万多元!”一业兴,百业旺。这条路沿线引进6家市场主体,带动建成100亩冬桃基地、120亩中药材基地、500亩核桃基地,兴起民宿、农家乐近30家。去年,当地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达到14997元,是5年前的3倍多。不止是路,还有水。兴山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难以涵养水分。缺水是水月寺镇郑家埫村贫困户无法脱贫的主要原因。为破解村民饮水难,该县创新采用“引水为主、提水为辅、打井为补、管护贯穿”的措施,加强对古洞口水库等县内10处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工程的保护和修缮,并新建6处引水供水工程,铺设管道5.7万米,覆盖3个乡镇1388户3981人。针对部分地区雨水难留的实际,通过采集分散地表水、山涧泉水引流、屋面集雨、修建水窖等形式有效蓄水。贫困户郑春祥再也不为干旱缺水发愁,把全部精力投到产业发展上。她家出售牲畜17头,还打算卖8头,毛收入预计近10万元。兴山已累计投入1.15亿元,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41709户128356人的用水问题。解决了用水难,村民生产快速发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全县1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完成减贫54720人,全县无存量贫困人口。兴山通过“农文体旅”融合发展产业,以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以昭君文化品牌为特色、以体验产品为卖点、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打造“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兴山模式:一方面抓好增长极,发挥高岚朝天吼、昭君村两个核心景区,以及高铁昭君特色小镇的龙头引领作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实现“皓月当空”;另一方面集中精力抓全域旅游,8个乡镇、96个村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振兴,形成“繁星满天”。

关键词:统筹

思想破冰管长远

曾几何时,大山阻挡了当地的发展步伐,也禁锢着人们谋事创业的头脑。

山区县该如何发展?跳出大山看兴山!近年来,兴山眼光向外,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破题,统筹“两地两县”“山上山下”“县内县外”协同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兴山加快走出去学习步伐,近到邻县、远到省外,开展头脑风暴,学习先进经验,对接产业发展,把纸上蓝图变为地上现实——站在平均海拔1300米的榛子乡清风岭,放眼望去,高山平原,山林葱陇,田舍俨然。木屋散落林间,湖水蓝如天际……这是兴山县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核心区,已建成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摘、冬可玩雪的高山四季休闲度假旅游区。兴山把县内2万亩四季生态康养度假区和县外2万亩飞地经济园区作为兴山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以榛子乡、黄粮镇两个高山乡镇为重点建设兴山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县外,加快推进“飞地工业”内涵式升级,支持兴发集团做优做强。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打好“两化”攻坚战,推动磷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高标准建设宜都绿色生态工业园区和猇亭园区国家级微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飞地旅游”外延式拓展,在神农架、五峰、秭归等地发展旅游产业,推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兴山还统筹县内县外文旅康养资源,争创高岚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昭君村5A级景区,培育湖北昭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市。今年底,郑万高铁将建成通车,兴山正式迎来高铁时代。兴山高站位、远谋划,实施古昭南一体化发展,将古夫、昭君、南阳三镇作为“大县城”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小县大城”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人才、人口、人力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兴山正着力构建“县城高铁陆港、香溪游轮水港、黄粮通航空港”三港联动立体交通体系,谋划推进宜昌经兴山至神农架城际轨道交通、县城至神农架东部景区旅游公路、高桥乡集镇经宜昌屋脊仙女山至巴东高铁北站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打造鄂西交通物流集散中心。号角声声,战鼓催征。在奋进“十四五”的道路上,兴山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进取心,迈向新征程,实现新梦想!

图文 | 兴山县委宣传部

来源 |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