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革命热土到教育基地 刘子泉红色文化的保护与薪火相传

1904年,革命先驱刘子泉在湖北兴山县峡口镇琚坪村刘家湾出生。他23岁任“神兵”总代表,26岁担任红军师长,带领战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珍贵的红色遗迹。

1927年,兴山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兴山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在刘子泉等人组织下正式建立。刘子泉任军事委员,分管武装。当时,农民为了抵御“棒匪”,自发组织自卫武装——“神兵”,其宗旨是“合众自救,假神以自励”。刘子泉敏锐地意识到“神兵”是一根联络当地农民的纽带,此后,他便借此向“神兵”宣传革命思想,发展群众性革命组织。

在刘子泉的带领下,兴山“神兵”规模曾达5000多人,通过思想引导和队伍建设,这些“神兵”逐步成长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多次与邻县“神兵”联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2021年,为更好地追寻兴山革命印迹、缅怀革命先烈刘子泉,兴山县峡口镇人民政府在刘子泉的出生地建立了刘子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旨在弘扬和展示以刘子泉为主线的红色文化,创造生动活泼的爱国教育场所,让世世代代汲取红色营养、汇聚红色力量。

如今,行走在琚坪村刘子泉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广场上3米高的刘子泉雕像英姿飒爽,旁边的红色讲堂、红色微讲坛等场馆依序排列。这里常年迎来县内及周边县、市、区的游客、学员,大家组团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在历史回响中汲取力量。

记者 | 刘辉 黄婷婷

通讯员 | 汪琪 万威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