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温情画卷——兴山县“分片互助”养老模式温暖农村老人

清晨,鄂西山区兴山县的村落被第一缕阳光轻柔唤醒,婉转的鸟鸣声在山间回荡。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场暖心的农村养老实践正火热上演。兴山县推出的“分片互助”养老模式,让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更多温暖和保障。

兴山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4.6万人,其中农村老人占比高达78.2%。重峦叠嶂之间,众多村落散落其中,不少不能自理、独居、留守的老年人居住于此。面对这样的现状,兴山县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路径,努力为老人们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

各村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担任会长,挨家挨户登记老人信息,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被纳入关怀范围。

村里还依据“院落相近、利益共融、规模适度”的原则,以屋场院子为单元划分互助区,由村民推选中心户代表。每个中心户都领到一个“共享包”,里面装着毛巾、常用药品和应急工具,随时为老人提供帮助。低龄健康老人、留守妇女、公益性岗位人员和村民小组长纷纷加入互助员队伍,开启了温暖的陪伴之旅。

为破解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关爱不足、服务质效不高的难题,兴山县精心配置资源。在黄粮镇后山村,村委会为每位老人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清单。互助员、爱心人士、社工和专业服务团队组成的队伍,上门为老人提供代买药品、生活物资、取快递等服务,甚至帮忙准备冬季柴火。互助员韩正秀正在为独居老人介绍服务项目,签订志愿服务协议,每一项服务既贴心又实用。

走进榛子乡板庙村,浓厚的养老服务氛围扑面而来。中午时分,板庙村幸福食堂热闹非凡,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愉快地交谈,65岁的秦朝安笑着接过两份饭菜,一份给自己,一份给行动不便的老伴。

村里的理发室也深受老人欢迎,理发费用由老年协会补贴一半,每月还有流动理发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老年学校里,腰鼓队、广场舞队、手工艺品培训班让老人们的生活充满活力。养生讲座、送春联、广场舞等活动,让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为了推动农村分片互助养老工作持续发展,县民政局成立专班指导各村加强老年人协会建设,培训护理员、理发师等500余名。通过整合适老化改造、家庭床位建设、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等项目资源,提升农村互助养老硬件设施,同时,向社会各界募集互助养老资金180多万元,为农村养老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兴山县,分片互助养老模式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老年人勾勒出幸福晚年的美好图景。那一个个互助区里,老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场景,就像一幅幅温馨的画卷;那一次次上门服务、一场场文化活动,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温暖、美好。

记者 | 蔡明亭

通讯员 | 冯波

编辑 | 郝小芳

编审 | 张雅莉

终审 | 吴健